公交節油技能大賽啟示錄
其中一位獲得節油技能明星稱號的鄭志剛鄭師傅在本次節油大賽柴油手動擋比賽中排第五名,談到這次比賽的經歷,鄭師傅是感受頗深。鄭師傅平時開車很穩健,他認為這次比賽對整個公交系統已及個人都是一次的節能減排的自檢,參與其中的司機都會在技能上得到提升。
如今道路行駛車輛的越來越多,大中城市的堵車現象也日益嚴重,很多省油好手都忘記了開車的好習慣,紛紛猛踩油、急剎車來追趕由于堵車造成的班次延誤。殊不知,時間沒有搶回多少,刮蹭事故以及油耗倒是見漲不少。鄭師傅說,原來很多司機都重贏利輕節能,現在很多地方公交都開始實行節能減排的新政策,紛紛采取油耗獎懲制度。省油,公司與司機互贏節下來的油費;費油,個人和整體公攤多耗的油錢。
鄭師傅的開車技術自是不需多言,老司機拿自己的徒弟舉例:心態擺好、不怕被超車、勻速行駛,這些都是鄭師傅耳提面命讓年輕司機去遵守的,這樣開車每天都能省十多升油,一個月下來可以節油四百升。“長江后浪推前浪,現在徒弟節油的功力都快超過師傅了,”鄭師傅笑著說。
提到節油秘訣,鄭師傅喝了口水,深思了片刻后告訴記者說,想開車省油,就要遵循一個他稱之為“稱重平衡”的原理。其實這個原理說白了就是腳頭上的輕重緩急,鄭師傅細細給記者講解道:開車講究什么速度什么油門,尤其是車開動那一刻時臨界點的油門所帶來的推動力正好應該是車子本身的最大靜摩擦力。也就是說油門在不虧不贏時車子行駛是最平穩最省油的。鄭師傅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公交單次行駛平均會遇到30個車站,這其中還不算信號燈、突發情況的剎車及給油,那么開車時腳下的每次給油都會遇到這個臨界點,如果駕駛員有足夠耐心,節油其實也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這時,另一位節油技能明星楊峻師傅也補充道:“不僅加油時有這個臨界點,換擋、減速時也需要類似的技巧。”楊師傅比鄭師傅年輕一些,這次獲得了柴油手動擋組亞軍的好成績,他的節油理念同樣先進。
早在上海賽區,楊師傅就在全長3.225公里的比賽場地中跑出了單圈消耗512ml油的最好成績,而當時手動擋柴油組的最后一名單圈油耗已然超過了1L。場地單圈限制時間為9分半,楊師傅花的功夫剛剛好,可很多司機僅僅花了8分鐘就跑完了一圈,這么短的時間,重油門、時速過快肯定是免不了的,自然油耗也就高了上去。
在介紹駕駛環節中很多司機出現的陋習時,楊師傅這樣講到:“腳上沒譜,油耗就會高。車開的過快,安全保障自然降低,當然也就更別談節油了。”“上下坡禁止空擋滑行,不僅不節油,危險系數還會增高。”楊師傅補充道。其實楊師傅和鄭師傅都提及車輛在空載和滿載這兩個極端駕駛環境變化中,控油量都會隨之變化。而楊師傅更強調人和車是相互協調、磨合的,彼此了解了,駕駛才會變得更加熟練,操作技巧也會更加老道。拿自動擋舉例,就算擋位控制由車輛本身決定,但適時的給油、收油,合理的預剎車以及勻速行駛仍然需要司機進行合理的控制。
楊師傅又說:“其實比賽時遇到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油耗相差一倍的情況也并非技術差距很大,就是一個駕駛習慣問題。小的失誤,隨著次數增多,體現的會更明顯。只要有這種節能的意識,用實際油耗隨時檢驗自己的駕駛方式,每一個司機的節油技能都會逐步提高。
相信隨著節能減排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駕駛員會和之前兩位節油明星一樣,秉承著安全駕駛的原則,讓每一部公交巴士綠色、低碳地行駛在我們廣闊的神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