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SP一期項目完美收官 華銳風電交出滿意答卷
作為CRESP項目重點支持的風電設備制造商之一,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在CRESP一期項目順利收官之際,不僅圓滿地完成其承擔的各項任務,同時也在這一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制造水平。
“華銳風電所承擔CRESP項目的順利完成,充分證明了我們在全球風電設備制造業中的領先地位。”華銳風電副總裁陳黨慧在接受《機電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CRESP項目是我國與世界銀行(WB)和全球環境基金(GEF)合作開展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項目,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通過研究和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實現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發展。
根據我國政府與GEF和WB的合作協議,CRESP項目計劃分三期實施,一期項目中,GEF為該項目實施提供4022萬美元贈款。同時,CRESP項目一期的實施也帶動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增長超過90億元,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產值超過100億元。預計全部項目實施后,將每年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近35億千瓦時,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碳計)約900萬噸。
CRESP一期項目始于2006年,5年間,為了推動我國的風電技術進步,CRESP通過實施風電機組國產化、風電機組檢測認證中心建設、風電機組技術標準制定、風電并網技術研究、風電技術人才培養項目,全方位支持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各個關鍵環節。
“CRESP項目支持的面很廣,實際上是幫助中國風電行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統,并通過支持風電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提升了我國風電產業的整體水平?!标慄h慧如是說。
作為我國風電制造業的龍頭企業,華銳風電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CRESP項目中的重要內容。“華銳風電作為CRESP項目支持的5家風電企業之一,在風電機組國產化中承擔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3兆瓦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二是完成了潮間帶風電機組施工安裝技術裝備的開發?!标慄h慧說道。
3兆瓦風電機組開發交出漂亮答卷
據陳黨慧介紹,支持中國風電機組生產企業,開發出符合國際標準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風電機組是CRESP項目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拔覀冊谶@項內容中承擔了3兆瓦風電機組國產化的工作,通過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如期完成了3兆瓦風電機組樣機的研發、安裝調試和批量生產,并先后通過了國內外知名認證機構的設計評估?!?/span> 陳黨慧說。
回想起3兆瓦風電機組的研發過程,陳黨慧感慨萬千。在他看來,研發大型風電機組與開發小型風電機組不同,需要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而要想盡快建立起大型化機組研發能力,開展國際合作是最明智的選擇。因此,在3兆瓦風電整機組的研發過程中,華銳風電選擇奧地利的Windtec公司進行合作研發。
“我們并沒有將開發單一機型作為唯一目標,而是利用聯合研發,不斷學習知識,積累經驗,逐步建立起自主設計能力?!标慄h慧認為,通過聯合研發固然可以彌補自身在風電機組設計能力上的不足,但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建立自己的研發能力才是合作的關鍵。
“目前,通過聯合設計消化吸收,我們已經掌握從風電機組方案設計、方案優化、系統設計、部件設計優化,一直到現場施工服務的整套技術。設計制造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陳黨慧說道。
據悉,2009年3月,華銳風電成功生產出3兆瓦風電機組樣機,并將其成功安裝于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中,從而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生產海上大功率風電機組零的突破。目前,華銳風電3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已實現批量生產。
潮間帶風電機組安裝設備研發順利完成
隨著海上風電的迅速發展,風電市場更青睞大型風電機組。而且中國東部沿海潮間帶面積大、風能資源好,適宜大規模開發。但潮間帶水位低,常規的陸地和海上安裝設備和方法難以滿足施工需要。因此,CRESP項目還在風電機組國產化活動中,支持了潮間帶風電機組施工和安裝設備研發工作。
作為中國第一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系列陸地、海上及潮間帶風電機組的研制和批量生產的企業,華銳風電理所當然地被選擇承擔潮間帶風電場風機安裝設備和施工技術的開發工作。
“潮間帶風場設備安裝工作相當復雜,需要綜合考慮風電機組類型、水深、浪高和地質條件等諸多因素。”陳黨慧對記者表示,“我們以3兆瓦風電機組為適用機型,設計制造了40 噸和 150 噸履帶輸送車樣機,以及模塊化的工裝平臺?!贝送猓A銳風電還根據潮間帶風電場的特點,開發了風電機組安裝施工技術。在此流程中,將綜合應用上述兩類輸送車和工裝平臺。
2011 年6 月,華銳風電在江蘇大豐潮間帶區域,對相關潮間帶風場設備和施工流程進行了測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根據測試結果,華銳風電還將進一步完善設備結構和施工流程,確保整個系統經得起臺風考驗。
理智選擇技術路線成功控制市場風險
在宏觀市場環境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風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大背景下,未來風電機組開發將面臨多重挑戰,除了要準確判斷市場變化外,如何控制風險成為風電設備制造商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
“控制風險,最關鍵的是慎重選擇企業的技術路線”。作為華銳風電的技術帶頭人,陳黨慧說道,“華銳風電在當初選擇技術路線時,對風電市場的所有技術路線都做了細致深刻的研究,我們甚至還讓研發人員分別遵照每條技術路線進行實際的研發工作。在比較每條技術路線的優缺點以及成本等多種因素之后,我們最終選擇齒輪箱技術?!?/span>
目前,隨著稀土價格的不斷攀升,比起選擇直驅永磁技術路線的企業,華銳風電在這一輪原材料漲價的風潮中,成功地規避了由成本上升帶來的風險。這讓陳黨慧感到很欣慰。
除此之外,同樣讓他感到驕傲的是華銳風電在控制成本和質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隨著國內風電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迫使各個企業采取提高國產部件利用率,壓縮產品開發周期,實現規模化生產等方式,不斷降低生產成本。
對此,陳黨慧表示,降低成本主要從技術研發環節和規?;a來考慮,除此之外,他認為跟上游配套商的合作也很重要,“通過技術改造,提高每一個部件的性能,再加上采取規?;纳a方式,成本就能降下來”。
他強調,在這個過程中,絕對不能放松對質量的要求,“隨著對風電行業理解得逐步深刻,市場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華銳風電將嚴把質量關,將質量控制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