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吳達成
《機電商報》:與2010年相比,2011年我國的光伏裝機至少增長了3倍,是什么因素促成了這樣的結果?
吳達成:這還只是一個估計結果,但目前有些數據是已經確定的,這些確定的數據加起來就達到了1.5吉瓦。
首先是,3年以來金太陽、光電建筑示范工程的累計項目裝機達到1.4吉瓦,會集中在2011年完成。因為此前金太陽工程沒有規定完成期限,而2011年財政部發文強調了必須當年完成,否則就要收回前兩年開始的項目補貼。
第二是青海啟動了930項目,承諾向2011年9月30日前并網的光伏電站提供1.15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補貼。2011年8月國家發改委又制定了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在兩項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青海省一年以來核準項目達到了1.01吉瓦。2011年9月16日統計的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達到了940兆瓦,這些項目都是2011年底前要爭取完成的。
第三是其他光伏大省也在建設一些項目,如寧夏、內蒙古等地也分別核準了300兆瓦光伏項目。
2011年我國光伏市場很紅火,占全球光伏市場比例也有了很大提高,拉動了光伏產業鏈末端,如系統集成、逆變器等產業的發展。但由于國內市場應用基數低、總量小,出口仍成為我國光伏組件的主要出路,目前仍不能大幅緩解國際市場波動對我國光伏制造業的沖擊。
《機電商報》:2010年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生產能力約20吉瓦,實際也高于當年全球安裝量17吉瓦,為什么2011年生產量大于全球安裝量會造成市場供求的逆轉?
吳達成:在一個產業處于上升期的時候,產量總是會大于市場安裝量,因為市場在增長,而產品、原材料流轉、庫存都會存在一定滯后。市場經濟條件下,產能大于產量、產量大于市場容量屬于常態,供需平衡關系靠市場調節,在這一過程中,先進產能得以生存、落后產能自然淘汰。
此次變化主要是因為市場轉變太快了,企業產能快速擴張應對不了市場的突然減速,這和“堵車”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2011年光伏市場還保持著此前的快速增長,這些問題可能還一時顯現不出來。
《機電商報》:您認為我國光伏市場發展還需要關注哪些問題?
吳達成:我國應該加大對制約光伏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政策研究的投入,用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對規劃、標準、檢測、認證、評估、預測、信息管理及相關公共研發平臺的建設給予更多的支持;加快對智能電網建設和大型儲能技術的研究,提高電網吸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能力,早日出臺“電網接入準入條件”、“分布式電源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在繼續支持大型骨干企業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全力支持中小光伏企業的發展,加強行業自律、消除貿易壁壘、避免壟斷經營、避免惡性競爭;從而保證光伏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為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
其中,在光伏并網方面,對于光電建筑、小型地面系統等分布式發電來說,這是個比較大的問題,是政策性障礙。現在有的國家示范項目都不能并網。而從經濟性和市場發展角度講,這種方式是更加值得重視的。按照有關的路線圖研究結果,我國的光伏發電有望在2014年實現工商業用戶側平價上網,這需要有并網準入政策的支持。從事光電建筑的建筑商的投資應該得到鼓勵支持,這樣才能使市場良性循環。
集中大規模光伏發電,由于裝機量還較少、且可參考風電和火電廠的并網程序、步驟,并網情況好一些。但也應該注意到,隨著裝機規模的逐漸擴大,其也將會遭遇目前風電遇到的上網難和棄風問題。如青海省,2012年就可能有電站接入電網困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