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機床行業須加大“攻高端、夯基礎”的結構調整力度

日期:2012/02/17   來源:機電商報   作者:蔡惟慈

2011年機械工業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回落,但仍處于較快增長區間,總體而言,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明顯趨緊的大背景下,機械工業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預計2012年增速仍將緩慢回落,機床行業必須審時度勢,抑制簡單的產能擴大沖動,加大以“攻高端、夯基礎”為主要取向的結構調整力度。與產銷相對較快的增長相比,在趨緊的經濟環境下,變壓力為動力,加快結構調整,既保障了行業較快增長,也是今年行業發展中值得肯定的一大亮點。其中,結構調整提速主要表現在:產品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在加快;關鍵基礎零部件攻關有新突破;發展現代制造服務延長產業鏈;以及區域結構繼續朝預期方向調整。
      機械工業正面臨愈來愈尖銳的六大矛盾:一是需求增長趨緩與產能高速擴張的矛盾;二是成本壓力加大與提高行業效益的矛盾;三是發展高端裝備與基礎發展滯后的矛盾;四是產品急需升級與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五是匯率持續上揚與參與國際競爭的矛盾;六是轉變發展方式與各地追求速度的矛盾。
在上述六大矛盾中,“需求增長趨緩與產能高速擴張的矛盾”與“產品急需升級與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是影響最深、最核心的兩大矛盾。因此將用于產能擴張的過多投資轉向增強創新能力建設,才是合乎邏輯的選擇。

 

成本上升,產能過剩壓力難消
      預計2012年GDP增速雖將略低于2011年,但不會低于8.5%,約為9%左右,全年增長曲線很可能略呈“前低后高”走勢。而外需形勢則體現為增速將繼續趨緩,我國機械工業雖有一定國際比較優勢,但持續高速的發展,已引起貿易摩擦日益加劇,繼續擴大出口的難度明顯加大。2011年前10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升值4.52%,11月4日已升至6.3165,盡管近期有所回落,但總體的匯率上揚必將促進進口而抑制出口。 2012年,采購成本也將穩步上升,燃料、動力、運輸等購進價格將繼續上行;但由于世界經濟困難加大,石油、礦石、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物資價格預計難以大幅飆升,這將有利于減輕我國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
      由于通脹壓力趨緩,2012年融資環境將好于2011年,國家對流通性的收緊力度將有所放緩。預計2012年行業的財務成本將繼續增長,但增勢趨緩。此外,人工成本也會繼續增長,員工工資水平穩步上升,人工成本持續增長將成為今后的常態,各機床工具企業對此應有足夠的準備。
      從統計數據看,2012年,機械行業庫存也將有所增長,但2011年并未在趨緊的環境下過分增加庫存。因此2012年不存在嚴重的“去庫存”壓力。但據抽樣調研,目前沉積在流通環節的產品較上年增多,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2012年初行業的銷售形勢。機械工業產能快速擴張,使市場環境嚴重惡化。雖然總需求將增長,但遠趕不上供給能力的增長,惡性競爭將更趨激烈;尤其是近幾年投資高速增長的機床行業,價格戰將加劇,產能過剩壓力難消。
      目前,CPI已進入下行通道,2011年11月已降至4.2%,2012年可能進一步放緩至4%左右。通脹壓力的放緩為增加政策靈活性提供了可能。從總體來看,目前定向寬松的呼聲較高,產業政策有利于機械工業發展,“十二五”國家支持發展的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機械工業有“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能源汽車”兩項,而其他戰略新高新興產業的發展也都會拉動機械裝備的發展。加上“04”專項等重大專項的繼續實施,總體看來,機械工業結構升級的政策環境比較有利。

 

機床行業的結構性矛盾急需解決
      近幾年來,機床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很大,而且絕大多數都用于新建廠房和增加加工設備,整機產能擴張非常驚人。然而,研發和基礎領域并未得到太大改善,更令人憂慮的是,中低檔傳統產品的需求已出現增長乏力之勢。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機床企業的訂單驟減,甚至出現已訂貨的用戶要求推遲交貨的情況。前幾年產銷兩旺的態勢已經迅速轉變為需求不足、效益下滑的局面,少數企業已面臨虧損的現實危險。
在內資企業訂單下滑的同時,機床工具產品的進口仍然高速增長,2011年1-10月累計進出口逆差高達115億美元。這說明需求客觀存在,只是相當數量的高端裝備受水平所限,內資企業尚無法滿足這些高端用戶的要求。
      一些新興產業領域,如正在快速發展的航空工業,急需大量非金屬新材料加工設備(如鋪帶機等),然而西方國家為抑制我國發展,對我國實行封鎖。此外,高檔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這些全行業的薄弱環節至今仍未有效緩解。一方面訂單不足,另一方面有需求而無法滿足的現象凸現機床行業的結構性矛盾已到了急需解決的地步。
      針對機床工具行業的薄弱環節,如航空航天和汽車等重點用戶領域、飛機制造業非金屬材料加工裝備、數控系統、伺服系統和功能部件、可靠性技術等基礎技術和研發試驗條件等,機床企業要針對用戶需求,勇于競標高端裝備,以此促進自主創新;要在冷靜反思的基礎上,控制產能的盲目擴張,強化研發及試驗條件建設;把質量、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功能和附配件完整性等用戶關心的指標置于更優先的位置;要繼續深化改革、激發業內各種所有制企業的內在發展活力,調動其參與公平競爭的積極性;更積極地利用國外技術資源縮短瓶頸環節的差距。以上這些工作,在當前日趨困難的環境下應得到機床行業廣大企業的更多關注。 

(本文作者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