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風電并網新國標發布 開發商直面資金和時間壓力

日期:2012/02/28   來源:機電商報   作者:楊歌

面對近日發布的風電并網新國標,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亦倫感覺壓力不小。“我們正在根據新出臺的并網標準, 抓緊時間進行風電場的改造,按照規定,我們要在6 月30 號前完成所有的改造工作,對我們而言時間緊迫,壓力確實不小。”李亦倫對《機電商報》記者表示。
      日前,我國風電行業首份并網國家標準———《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以下簡稱“并網新國標”) 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于6 月1 日起開始實施。該標準與《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共同提出了風電場并網的相關技術要求。
      自2005 年以來,我國風電行業發展突飛猛進,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 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新增18 吉瓦,占全球總量的40%,至此,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2.7 吉瓦,在裝機方面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隨著風電的迅速發展,風電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而指導我國風電并網的標準是2005 年發布實施的《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 已無法滿足我國大規模風電開發并網的需要。尤其自2011 年以來,我國風電行業頻繁爆發的多起大規模風電機組脫網事故,將矛頭直指風電并網方面的漏洞。
      據了解,相比較2005 年版的標準和征求意見稿,新國標對于低電壓穿越、風機的無功補償和接入測試項目都提出了更多和更嚴格的標準。
可以看到,行業對新的并網標準寄予厚望。但伴隨新標準誕生的大規模改造帶來的費用由誰分攤;所有的風電場是否都能在新國標規定的最后期限內完成改造;新的并網標準是否能夠杜絕大規模脫網事故的再次發生等諸多問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改造倒計時
      眼看著離并網新國標所規定的最后期限越來越近,加在開發商頭上的改造任務,讓他們有點喘不過氣來。“我們必須要趕在并網新國標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改造工作,否則,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在進行電力調度的時候,要么不讓你發電, 要么優先限你的電。”李亦倫坦言,針對并網新國標,他們主要進行包括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風電場功率控制、功率預測方面的改造工作。
      據了解, 目前中廣核經營的風電場大約安裝了2000 多臺風電機組,涉及維斯塔斯、歌美颯、金風、東汽、上海電氣等廠家的不同機型。“每種機型涉及的改造路線都不一樣, 有個別廠家的技術目前來看還不是很成熟,改造進展緩慢,很難滿足我們的要求。”李亦倫表示。據了解,風電機組制造企業需要將生產的風電機組拿到中國電科院的測試基地進行檢測,通過檢測后,再對相同機型的風電機組設計改造方案,最后實施改造。

      “一臺風機的檢測,快則需要幾天,慢則要等幾個月。我們也希望盡快完成對所有機型的檢測。”同樣對并網新國標所規定的期限倍感壓力的還有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家福。在他看來,完成低電壓穿越能力的改造,從技術上對他們來說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難,只是時間上有點緊張。“目前,我們在張北國家風電研究檢測中心試驗基地設置了3 個機位用來檢測。上周六我們的一臺風機才剛剛通過了檢測。”任家福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目前,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獲得國際互認風電機組測試資質的檢測機構,中國電科院承擔著對我國80 多家風電機組設備制造商所生產的200 多種型號的風機進行檢測的工作。按照國家能源局出臺的《風電機組并網檢測管理暫行辦法》, 同一型號的風電機組只需檢測其中的一臺,但發電機、變流器、主控制系統、變槳控制系統和葉片等影響并網性能的技術參數發生變化的風電機組視為不同型號,需要重新檢測。由此造就的龐大“檢測大軍”, 不由得讓人為其捏一把汗。
      除了時間大限之外,同樣讓開發商大傷腦筋的還有改造費用的問題。“要完成對所有風機的改造,我們所面臨的資金壓力比較大。”李亦倫坦言,目前國家沒有相關的補貼政策,幾乎所有的改造費用都壓在了開發商頭上。由于每個風機設備廠家關于低電壓穿越的技術路線不一樣,因此他們報出的改造費用也各不相同。
      “目前, 每臺風機改造費用的平均報價在20 萬元左右,便宜的有10 萬元左右的, 貴的達50 萬~60萬元。”李亦倫表示,中廣核完成改造所需的費用大概在幾千萬元左右。目前,他們只有從風電場的運營費用中抽出一部分用來改造。

      商機
      并網新國標給風電開發商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商機。根據并網新國標, 風電場要對風電機組進行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 將主要涉及動態無功補償、變流器、控制器等設備的改造。根據南方電網專家的測算,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在8000 萬~9000 萬元左右,如此計算,僅南網覆蓋領域高壓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就有近60 億元的市場空間。
      作為電力電子的龍頭企業,榮信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信股份”)的主要收入來自無功補償和變頻器的電力電子板塊。對于來自風電行業的商機,榮信股份的全資子司———北京誠和龍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車前里也很看好這一市場機遇。
      “我們希望在風電領域有更多的斬獲。”車前里表示。據了解,該公司的業務直接面對風電開發商,風電作為榮信股份的重要業務之一,目前占據整個公司業務的五分之一,也是今年榮信股份開拓的重點領域之一。“風電并網新國標出臺以后,相信公司的訂單將會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目前還不好預測。”車前里如是說。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