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快樂人生,健康第一”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京公布了其在今年“兩會”上帶來的《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防范車內環境污染的提案》。
“我曾在網上查了一下,如今社會關注度最高的就是社會保障體系,通常都體現在各種補貼、補助等錢的問題上。我認為,自然生態保護是最基本的社保體系,比如保證空氣、水和土壤的質量以及保證基本的食品安全,這些都是保證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李書福在與記者訪談時表示:“汽車車廂里面的空氣質量,關系到司機、乘客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關系到每一個人的醫療費用,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的社保經費的支出,還關系到全國醫院的診療壓力。”
車內空氣污染不容忽視
李書福在提案中提到,汽車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汽車排放的尾氣污染物和噪聲對車外環境的污染,二是車體材料釋放有害物質造成的車內環境污染。對于前者,國家已經制定并發布了相關法律和一系列汽車大氣污染物、噪聲排放標準,并實施了汽車型式核準、生產一致性檢查和在用車排放檢查制度。而對于后者,國內一直無法規、無標準、無監管,眾多車主對于新車撲鼻的異味只能忍耐,“新車味”一度成為人們對于車內空氣污染的一種無奈表述。
“我們造了十幾年車了,一開始也沒有太關注車內空氣質量。曾經有領導跟我說車里邊有難聞的味道,坐進去覺得有點頭暈;可我們當時還沒有這種意識,只能把窗戶打開一些。后來,聽說了很多車內空氣污染引起的糾紛,就開始非常認真的研究這個東西。研究后才知道,原來車內空氣污染對里面乘客的身體危害很大,于是非常重視,這應該是七八年之前的事情了。”李書福告訴記者。
據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將車內環境污染與高血壓、艾滋病等共同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新車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有3個,各種配件、內飾以及生產中使用的油漆、稀釋劑和黏合用的膠水油漆等。前不久,中國科學院所屬中科理化環境分析研究中心進行了一次調研,在檢測過程中選取了50款市場上常見的車型,結果發現車內空氣健康狀況極不樂觀,跟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
李書福介紹道:“德國最早開始關注車內環境污染控制,并頒布相關法規政策;美國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關注車內環境污染,對材料進行法律化約束要求。但是,由于中國沒有這一套控制標準,所以導致了大量外國品牌汽車在中國投放的產品與在歐美投放的產品標準不一致,嚴重影響了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呼吁建立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標準
“同樣級別的汽車,環保和不環保,肯定成本不一樣;但是不同級別的,也有可能環保的比不環保的更便宜。如果沒有一個強制性標準,大家變成了渾水摸魚,那么這就是不公平競爭,讓老實人吃虧。”李書福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內自主品牌車企逐步開展了車內環境污染控制工作,不少自主品牌車型已超過眾多合資品牌車型,達到汽車行業領先水平。但是,由于沒有統一法規要求,各汽車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及銷售區域,衍生出不同的測試方法及管控手段,其車內環境品質控制技術水平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距。
自3月1日起,國家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在去年10月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已經正式實施了。但在李書福看來,該指南從一定程度上使消費者在車內污染方面的維權有了依據,但并非強制性標準,還沒有法律約束力,不能從實質上對車內有害物質進行抑制。李書福表示:“我們要呼吁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標準的出臺,而不是推薦性標準。因為保證人的健康、保證車內空氣質量,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大家都關心社保體系,如果連車內空氣質量都保證不了,還能保證什么?”
李書福不僅建議盡快將《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轉變到國家強制性標準,還提倡建立權威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檢測和發布機構,定期對市場上的新車空氣質量進行抽檢、發布,使消費者真正對車內空氣污染具有知情權。
在與媒體的交流過程中,李書福還談到了沃爾沃汽車在車內空氣質量上的做法:“沃爾沃是按照聯合國環境署關于兒童呼吸對空氣質量的要求來進行設計的,車內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兒童級別的安全標準。不僅本身不會產生任何有害氣體,還會自動監測車內、車外空氣質量,如果車外空氣質量不好,會自動關閉外循環。對于這些做法,吉利也在學習和研究。”
最后,李書福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在本次“兩會”上的提案,“快樂人生,健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