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蔡惟慈:預計機床行業2012年增速將低于機械工業平均水平

日期:2012/03/20   來源:機電商報   作者:臧亞偉

  “預計機床行業2012年產銷仍可實現平穩增長,增速會達到兩位數的水平,但將會低于機械工業的平均水平。”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在39出席第11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2012)新聞發布會期間作出上述表述。

機械工業增速預計回落至18%左右

  蔡惟慈認為,2012年中國機械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可望比上年增長18%左右,實現利潤可望比上年增長12%左右,對外貿易額可望比上年增長15%左右。

  18%的預期是近幾年機械工業發展中較為罕見的一個數字,2003年到2008年我國機械工業連續6年增速達到20%以上,僅在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了16.07%的增速,為近十年中的低點,2010年增速急速回升至33.93%2011年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仍然比2010年增長了25.06%,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了21.14,分別比2010年回落了8個多百分點和30多個百分點。顯然,18%的增長率相比于2011年的25.06%再次低了7個百分點,這一預測顯示出對2012年市場的看低。同樣的預測數字曾出現在2009年的低點之后,當時市場更是普遍看低未來走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預測2010年的增速將回落至18%

  蔡惟慈認為,“增速明顯回落,給全行業發出了一個信號,同時也給予了我們帖清醒劑。那就是:隨著科學發展觀的確立,中國經濟總量高速增長時期已逐漸過去,今后必須適應市場需求由重‘量’向更為重‘質’的轉變趨勢,抓緊行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品種、質量、效益的提高上。”

  盡管看低今年的市場增速,但蔡惟慈認為這種市場形勢也正是行業所面臨的機遇:“如果我們能夠更主動、更自覺地加快行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按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需求潛力,中國機械工業完全可以繼續爭取保持相當長時期的平穩較快發展。”

“機床行業面臨矛盾更為突出”

  “增速會達到兩位數的水平,但將會低于機械工業的平均水平”,這種判斷意味著機床行業的預期增速將可能在10%~18%之間,這與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15%的預測基本一致,而2011年的實際增速為32.1%2010年則高達40.6%

    “機床行業的發展既取決于中國機械全行業總體發展形勢,同時又影響著全行業的健康發展。與中國機械全行業的形勢相比,機床行業去年的形勢變化和面臨的矛盾都更為突出。”蔡惟慈指出,“十五”和“十一五”的十年中,中國機床行業實現了持續超高速發展,一直到2011年上半年,需求仍很旺盛,絕大多數機床企業都處于產銷兩旺的亢奮狀態之中;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需求增勢明顯趨緩,新增訂單劇烈下滑,經濟效益狀況逐漸趨于嚴峻,利潤率持續下降。

  盡管有上半年的高速增長墊了底,去年全年中國機床工業總產值增速仍由年初的近39%回落到年末的32.1%;實現利潤增速由年初的57.5%劇降至年末的28%。“可見,去年中國機床行業的形勢變化是很劇烈的。在這一背景下,去年下半年以后國內不少機床企業開始為訂單而焦慮,更有少數機床企業已出現虧損。這在去年上半年之前是很少見的。如果僅從這一方面看,似乎需求不足是當前的主要矛盾。”蔡惟慈認為需求形勢的趨冷并不是唯一問題,“出問題的還有中國機床行業自身的不足在起作用。那就是:中國機床行業的產品結構不適應用戶的需求。”  

    2011年中國機床行業的進口為207億美元,而出口為73億美元,進出口逆差高達134億美元,可見,中國機床工具產品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國內機床企業無法充分滿足而已;如果能做到進出口基本平衡,中國機床工業去年就完全可以再增加134 億美元的銷售額,折合人民幣近千億元。”蔡惟慈指出,去年我國機械工業與世界公認的機械工業強國德國和日本的貿易逆差分別高達492億美元和578億美元;去年我國數控機床平均出口單價僅為3.3萬美元/臺,而進口單價則為21.9萬美元/臺,出口單價僅為進口的15%。“凡此種種,都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中國機械工業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如不積極應變將陷入持續下滑困境”

  蔡惟慈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年來中國機床行業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機床工業的規模和世界地位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機床生產和消費大國;與此同時,“中國機床行業正面臨著市場需求形勢的劇烈變化,中國機械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科學發展,正在改變過去相當長時期內重‘量’不重‘質’的現狀,今后對作為‘工作母機’的機床工業將提出越來越高的水平和質量要求,‘攻高端、夯基礎’已經成為中國機床行業今后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機床行業如不積極應變就將不可避免地陷入持續下滑的困境。”

  “中國機床行業如果能將過剩的中低端產能轉化為適應用戶需求的‘高端’產能,尤其是在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等基礎產品領域能重點著力,縮短差距,則中國機床行業的競爭力就將明顯提高,我國機床工業的國際地位就一定可以進一步提高。”蔡惟慈認為巨額的進出口逆差表明,我國高端機床工具產品的需求客觀存在,并仍將快速增長。

  他還特別強調指出,所謂“高端”,并非僅指主機性能的高參數,還應該包括產品的高質量。“許多用戶之所以青睞于進口產品,主要并不是因為國內產品性能達不到,而是源于國內機床性能不穩定,質量無保障。盡管購買國產機床要便宜不少,但使用國產高檔機床擔驚受怕,甚至會因故障不斷而讓用戶得不償失。”蔡惟慈分析,在國產高檔機床的質量事故中,基礎元器件、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的巨大差距是一大禍因,亟待特別著力加快改善。

  “此外,所謂‘高端’也絕不僅僅限于有形的產品,還應該包括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的能力。中國機床企業一定要更加貼近用戶,急用戶之所急,深入研究用戶工藝,爭取做到又快又好地為用戶提供各種個性化的服務。”蔡惟慈認為,中國機床行業當前面臨的挑戰確實是嚴峻的,但盡管如此,只要全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前景仍將是光明的,經過努力,預計今年中國機床行業的產銷仍然可以實現平穩增長。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