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看“車展”
看產品:各有千秋
王文兵 宇通客車副總經理
“真金白銀”的東西多了
“與以往車展不同的是,此次車展‘真金白銀’的東西多了。以宇通首臺新國標校車ZK6726DX3為例,為了減少對學童的二次傷害,宇通技術中心在科技化、人性化等方面做了許多改進,當工作人員打開車門時,車內會發出‘請巡視車廂’的電子提示;車尾電子路牌根據行駛狀態不同分別顯示‘學生上下車中’、‘左拐請注意’、‘減速請慢行’等內容。”王文兵說,這就是宇通“真金白銀”的直觀體現。
談及對客車行業的看法,王文兵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一是,競爭才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面對納威司達、藍鳥等國外校車大佬對我國校車市場的“覬覦”,宇通客車有信心勝出;二是,市場化才是校車發展的源動力。針對市場化運營校車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的現狀,關鍵還是誰來為校車“埋單”,宇通希望中央財政和縣級市政府專項扶持校車發展。
宋永衛北汽出租集團技術部長
宇通免維護輪轂很實用
“鑒于運營成本和采購成本考慮,作為運營企業我們更注重實用性,這次車展最吸引我的是‘務實性’多了,以宇通為例,他們的新產品在前橋上安裝的免維護輪轂非常實用,不僅能大大提升車輛可靠性,延長產品使用周期,對減低機務維修強度均有好處。”作為此次評委的宋永衛說,NG產品、新能源及校車新產品的同臺亮相也頗有感觸。
楊立慧廈門慧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新產品開發不應該盲目“跟風”
“此次車展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政策‘跟風’,貼近經營者角度考慮過少。”楊立慧說,每次車展企業的新產品都是政策驅動下研發生產的,沒有完全結合市場真正需求。要知道,政策導向是剛性的,這兩年的政策過兩年或許會變,只有市場需求是最穩當的,要把新產品放到用戶的產品型譜中去考驗才是“王道”。除此之外,江淮星銳的參加讓這次車展有了新看點,將來的客車展有可能向廣義的方向發展。
張國治北京九龍祥和客運公司董事長
G-BOS等車聯網技術升級不能“間斷”
“安凱SETR的外觀設計、上下臺階、座椅布置非常不錯,尤其是司機門的設置能保障緊急情況下的安全處理,非常好;大金龍的行李艙設計很科學,能有效滿足‘客貨’分開的需求;宇通的工藝和服務水平確實是行業領先;蘇龍的代臥產品很有新意……”記者跟隨張國治參觀展車時,他將自己看到的亮點一一解讀。
除了新車型、新工藝,張國治特別關注客車智能系統,當得知大金龍的“智驅”、申龍的“全能達”都有了全面的升級后,他對蘇龍提出了期待,G-BOS智能運營系統作為先行者一定不能中斷,更不能滯緩升級工作。
南亞萍呼和浩特公共交通總公司科技處
售后” 缺失是新能源公交推廣最大障礙
“此次展會上的客車工藝、節能降耗水平大幅度提升,可圈可點之處很多。除此之外,座椅布置、扶手位置和高度都非常適合,只是后門黃色警戒區應該加裝防撞孩童誤入夾傷裝置。”南亞萍在亞星新能源公交車上對記者強調。
呼和浩特公交擁有各類公交客車2000多輛,其中新能源車輛200輛。在實際的運營中,南亞萍發現真正制約新能源公交安全、穩定運營的不是車輛本身,而是客車及配套廠家的售后體系不到位。
“目前呼市新能源公交4個批次車型類別都不同,分別有恒通、中通、福田等,所采用的技術路線和工藝也有所區別,考驗我們的不是司機駕駛,而是后期故障的檢測。以中通新能源為例,他們配備的濰柴發動機都沒問題,但他們提供的檢測系統和軟件讓我犯了難,首先是檢測設備少,其次是軟件全英文。沒有檢測,車輛很多故障沒法排除,車輛最終只能‘趴窩’待檢。”南亞萍希望借助《客車》周刊平臺呼吁新能源客車生產及配套供應商時刻站在運營角度,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健全培訓機制,因為這些才是新能源推廣的最大障礙。
呂永平呼運集團總工程師
希望交付的車與展車一樣好
“面對眼花繚亂的新產品、新工藝,最吸引我的還是展車的工藝水平、核心零部件匹配及外觀造型等。參展客車的漆面、做工非常精細,但每次我們購買的產品,交付后總是差點,希望未來客車企業對待客戶訂單能像展車那樣。”這是呂永平參加道路運輸展后的直觀感受。
除了產品本身,呂永平收獲最大的就是對當前客車行業、零部件行業有了全新認識,接觸到了當前行業最新的工藝水平,未來各企業再上門推廣時心中有了“標桿”。
看展會:創新突破
胡峰飛青年客車市場部
行業展會到了“岔路口”
“2008年之前,行業展會是運營企業了解新產品、新工藝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客車企業及配套商展示新產品的重要平臺,展會能有效促進產品銷售和品牌提升。但隨著巡展、推介會、交流會等活動的增多,運營企業接受客車產品信息的渠道不再單一,加上企業自己籌備的活動目的性、單一性強,效果更好。”胡峰飛說,除此之外,展會“變性”,流于形式化,以賺錢為目的也讓專業觀眾看展會的興趣大減。
劉海聲重汽豪沃客車營銷公司銷售管理室主任
展臺搭建 爭奇斗艷
從廠家現場規模及展示方式可以看出,展會依舊是客車行業發布新品、展示形象的重要平臺,如中國重汽、上海申龍、廣汽日野、美國藍鳥及納威司達、ZF、美馳等等企業,紛紛通過或風格迥異但主題鮮明,或思維縝密、質地上乘的展臺搭建風格,給展會帶來了清新、怡人的氣息,也給人留下上述企業堅持創新、用心經營、卓爾不凡的品牌印象,起到了良好的展示效果。
看市場:細分“謀勝”
林崇富黃海客車總經理助理
“在燃油成本不斷攀升,客車運營企業關注的焦點也集中在‘增收降耗’上,城際客運成為諸多區域‘黃金增收線’。以沈陽到撫順為例,60公里的運營里程正式NG產品的優勢區段市場,為此黃海推出了全新研發的LNG城際客車DD6125B LNG,針對燃氣資源不豐富的區域,也量身打造了柴油版。”林崇富說,目前,DD6125B已批量用于“沈撫雷鋒號”線路,外觀大氣豪華,裝飾新穎而簡約,運營以來得到了用戶和廣大旅客的高度認可,成為沈陽至撫順城際路線的交通明信片。
他進一步闡釋道:“2011年城鄉客運一體化政策的出臺對我國城際交通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一政策的出臺將是促進未來5~10年客車市場增長的大政策,從趨勢來看,2012年客車市場的綜合增幅不會低于2011年。”
李篤生 中通客車品牌文化部部長
解讀中通 “逆勢上揚”的原因
關注客車銷售數據的人或許注意到中通客車前四月銷售增長異常雄勁,引發了行業內極大關注,為此在道路運輸展上李篤生借助《客車》周刊做了解讀。
“校車市場的快速形成和出口市場的強勁是中通2012年前4月快速增長的‘雙動力’。”李篤生說,中通戰略層對校車市場的準確定位,讓中通校車的品牌影響力快速形成,就2012年就已經形成了1000輛的市場訂單;海外出口方面,2012年中通與中東、非洲等地的負責人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大大促進了中通海外市場的提升。
高興旺 申龍客車銷售公司總經理
定位中高端 “靈活”制勝
“2012年我們銷售預期是4000輛,截止到4月已經完成800輛。”高興旺用數據投射了申龍人的信心。對于申龍產品受追捧,高興旺言語中強調了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業務隊伍的穩定。穩定的團隊有益于客戶關系的維護,也有利于企業品牌形象的深化,申龍針對業務團隊制定了“適中”的管理政策;二是,產品定位中高端,金融扶持政策“靈活”制勝。面對激烈的競爭,申龍客車始終堅持走產品中高端路線。金融政策方面,申龍的信用管理科、法務科會結合客戶的信用評級采取“靈活”政策,為客戶金融保障;三是,強調企業綜合實力和團隊作戰。優秀企業的成功得益于綜合實力和團隊作戰,申龍深諳此道。
道路運輸展上,申龍客車全新展示的4款新品及“全能達”智能管理系統無疑驗證了高興旺對申龍“受寵”的詮釋。
高緒武 安凱客車市場部經理
產品研發應緊密貼合市場
安凱客車作為率先引進全承載技術工藝的生產企業,在高端公路市場一直占據重要地位,本次車展他們參展的產品非常貼近市場需求,很多運營企業參觀后印象和評價都不錯,對此高緒武闡述了產品研發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的重要性。他指出:“公路客車是目前客車行業穩定的支撐點,各個企業都將其放到市場推廣的首要位置,為了造好每一輛客車,安凱市場部聯合銷售、技術‘三方聯動’,力爭打造的產品貼近市場需求”。
彭繼聰 亞星客車銷售公司總經理
關注亞星成長更重要
自濰柴收購亞星后,亞星煥發了生機,亞星“涅槃”的報道再度席卷報端,對此彭繼聰呼行業媒體更多關注亞星的成長,“2012年亞星的銷售目標是5500輛,任務重、壓力大,但數字對我們來說不是目的,重點是亞星的成長,如亞星雙層客車頗受客戶認可和歡迎、昔日流失的亞星人再度回歸,固守針對的亞星老員工等,這些都是亞星的財富”。彭繼聰認為,未來的亞星重點放在技術創新、品牌重塑及企業文化上。
看行業:品質至尊 客戶至上
鄭先國 恒通客車總經理
“精品計劃”落地
鄭先國擔任恒通掌門人之前,一直是公交運營企業的“代言人”,從機務管理到重慶第三公交公司總經理,戲劇性的“轉身”吸引了行業的關注。“2012年伊始提出的‘精品計劃’在這次參展車型上已經初露端倪了,都市威龍CKZ6127NH4、紐曼系列CKZ6926HN4、金剛校車CKZ6104CDX4都能感受到恒通的工藝提升和細節變化。”鄭先國進一步說,此次參展主要是展現恒通客車新產品,讓客戶直觀感受恒通客車。
上任伊始,鄭先國就對記者坦露了2012年要做的三件事。一是,致力于中高端客車產品的研發,在客車品質和服務質量上都將實現一個新的跨越;二是,尊重市場,深化改革。運營企業需要質量可靠,服務一流的企業提供產品,恒通必須深化改革,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三是,在產品生產方面,堅持以質量取勝的原則,抓好每一個細節。
羅高華 濟南豪沃客車總工程師
依托重汽資源優勢發展客車
濟南豪沃客車作為客車陣營中的“新兵”,2012年道路運輸展的亮相為行業帶來新鮮氣息。“豪沃此次參展的產品都是依托重汽資源優勢平臺打造的產品,為了不陷入國內關鍵零部件‘同質化’漩渦,新產品發動機、變速箱、車橋均選用重汽平臺的精品。”羅高華一語道破重汽新品的“亮點”。
吳斯華 福田歐輝客車品牌與營銷管理部副部長
客戶購車應關注全生命周期成本
“客戶選購客車品牌應該從關注購買過程的支出轉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核算。”當被問及如何看待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之勢時,吳斯華闡述了他的看法。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客車行業顯得有些“浮躁”,全方位提升產品品質,優化內部結構,用可靠的產品、完善的服務答謝客戶才是行業應該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