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分布式能源的堅守者
在遠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大”)副總經理馬敢看來,雖然國家政策層面的利好消息鼓勵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發展,但是,該產業要實現大規模推廣,還有賴于我國能源價格機制以及能源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墻內開花,墻外香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即利用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聯供(CCHP)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
作為國內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自1998年進入該領域以來,遠大同行業內的其他企業有很大不同,在同類企業尚未開拓國際市場之時,遠大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已經在國外遍地開花。
“到目前為止,我們有大量的成功案例用于歐洲、美國等發達地區,能源技術及產品綜合利用效率最高達92%。目前,我們分布式能源海外業務的業績超過國內的20倍。”馬敢對海外的一些行業經典項目十分驕傲,“美國高通全球總部大樓先后三期項目采用遠大CCHP系統,在我們公司董事長張躍和高通董事長雅各布斯出席的第一期剪彩儀式上,加州政府能源辦當即宣布補貼40萬美元,其實這個項目并不是很大,但品位很高,使大樓獲得了LEED鉑金認證。在6月10日北京展覽館舉辦的節能展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路過我們展臺時也被這個項目吸引了。”
在他看來,造成國內外市場表現懸殊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能源價格機制的不合理。“由于我國沒有實施像發達國家那樣的容量電價和峰谷電價,使用寶貴的尖峰電力只需支付普通的成本。這樣一來,對整個宏觀能源系統有削峰填谷優化作用的冷熱電聯供卻沒有經濟優勢,也就是說,中國的冷熱電聯供項目在當前的電力價格體系下是不賺錢的。” 他說。
在國外不斷贏得新項目的遠大清晰地看到,歐美等國分布式能源的迅速發展,跟這些國家密集出臺的支持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
據了解,歐盟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其不僅要求各成員國支持分布式能源發展,在電網系統和稅率上支持分布式供能系統,而且要求盡可能為高效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統并網提供方便。同時,歐盟委員會還批準了強制購買熱電聯產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政策。
其中,法國對熱電聯產給予15%的政策補貼;丹麥對熱網投資給予50%的政策補貼,對燃煤燃油的供熱廠改造為天然氣熱電聯產給予30%的無息貸款;荷蘭則頒布新的電力法,賦予分布式能源系統特殊地位,使電力部門必須接受此類項目的電力,并規定政府對其售電僅征收最低稅率;英國在1998年解除對分布式能源的限制,允許容量小于100 kW的用戶與大用戶享有相同權利,可以直接向熱電廠購電,并規定從2001年起,采取免稅、政府補貼等措施鼓勵分布式能源的發展。
多舉措助發展
其實,近年來,對分布式能源行業來說,來自國家政策層面的利好消息不斷。2011年10月出臺的《關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更是國家部門首次發文明確鼓勵該產業發展。
面對這一利好政策和明確的裝機目標,馬敢卻沒有為之振奮。在他看來,能源價格機制以及能源體制不繼續改革,相關的法律法規不進行修改,分布式能源的大規模推廣只是紙上談兵。
他的這一結論來自于他的真實體驗。
2010年,遠大承接了我國第一個機場類商業化運營項目——長沙黃花機場T2航站樓的CCHP系統的投資建設及運營工作。據之前測算,該項目能實現年節能3300 t標煤,年減排二氧化碳8100 t,相當于種樹44萬棵。
這本該是又一個可以讓馬敢津津樂道的項目,并且他也為這個項目做好了周密的規劃,但事實并非如他所愿。“我們本來預計這個項目9年內能夠收回成本,但現在看來,11年都難,甚至要更長的時間。”馬敢無奈地向記者表示。
造成這一窘境的重要原因是該項目難以并網。
“我們早早就拿到了湖南省發改委的批文,但一年半了,并網到現在還沒有完成,當然這里面涉及到的問題很復雜,包括機場和電網公司的協調問題等。”馬敢坦言,“并不了網,前期測算的投資回收都實現不了,經濟賬真算不過來。”
因此,在馬敢看來,大力推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需要在開放電網管理、解決分布式能源并網問題之外,采取多種措施。首先,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其次,需要調整能源價格,在提高尖峰電價的同時,降低天然氣價格;最后,加大對燃氣發電機行業的投入,發展民族工業。“目前,我們采用的燃氣發電機基本依靠進口,不僅價格高,售后服務也很不方便,這使得我們在成本上有很大的壓力。”馬敢坦言。
無心插柳
比起在國外開展項目時的順風順水,國內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確實給馬敢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是,由于看好未來國內分布式能源市場的前景,所以,遠大依然選擇繼續堅守。
實際上,最初讓遠大進入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領域的是來自美國的一個項目。“可以說,我們是被美國人拉進這個行業的。”馬敢形象地描述了這一段無心插柳的經歷。
20世紀末,美國能源部提出要做BCHP,即樓宇型冷熱電聯供。因為早期的冷熱電聯供采用與大發電機相配套的方式,利用余熱鍋爐,把發電機排放的余熱變成蒸汽來制冷。由于多了余熱鍋爐這個能量轉化裝置,產生了能量損耗。于是,美國能源部提出用無接縫的冷熱電聯供,把發電機的余熱直接拿來制冷。
“一直以來,燃氣發電機的生產研制是美國人的強項,但是他們在利用余熱制冷的裝置方面卻是空白。而這正好是我們的強項,”馬敢對于這段經歷記憶深刻,“我們的非電式空調,就是把熱變成冷,只要有熱,無論是高溫的煙氣、蒸汽還是火焰,我們都可以把它變成冷量。”
據馬敢透露,遠大跟美國人搭上橋,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
在美國人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合作伙伴的過程中驚奇地發現,這個行業做得最好、產品價格最高的居然是一個來自中國的企業。
“在美國市場,我們產品的價格是同類型的日本產品價格的120%~130%。”馬敢說道,“這幾乎顛覆了他們的想法,因為在他們心中,中國制造一直都是廉價的代名詞。”
于是,美國能源部先后派出了兩個專家團,來遠大進行調查。“起初,他們不相信我們提供的數據,用他們自己帶來的專業檢測儀器對我們的產品進行檢測,結果完全打消了他們的疑慮,當即決定跟我們合作。”
自2001-2003年完成了美國能源部撥款的全球第一批BCHP示范系統之后,憑借成熟的運營團隊和核心的技術產品,遠大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領域大展拳腳。
近年來,我們在多個有標志性意義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中都看到了遠大的身影。在馬敢眼里,擁有多個行業殊榮的遠大將繼續以獨創的技術、專業的管理和全面的集成解決方案,致力于能源的最科學、最合理、最優化的高效利用,以保衛人類已經十分脆弱的地球家園。
鏈接:遠大參與的部分國內分布式能源項目
2003年,中國第一個樓宇型示范項目——北京燃氣集團大廈CCHP系統;
2004年,中國第一個極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清華大學節能樓CCHP系統;
2006年,中國電力系統第一個示范項目——中國南方電網863計劃CCHP系統;
2007年, 中國第一個資源循環利用冷熱電聯供并網運行項目——珠江啤酒廠沼氣CCHP系統;
2009年,中國第一個電廠余熱利用區域能源系統——中新蘇州工業園區月亮灣CCHP項目;
2010年,中國第一個機場類商業化運營項目——黃花機場T2航站樓CCHP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