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118家電氣企業入選2012年《中國機械500強》

日期:2012/08/24   來源:《電力系統裝備》   作者: 謝桂珍
  摘要:2012年7月31日,2012年《中國機械500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機械500強企業中有118家電氣企業入選,占23.6%,占整個機械工業的權重突出。可見,電氣行業對機械工業的貢獻功不可沒。其中,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人民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位列電氣行業前三甲。
 

2012728日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再現了18世紀源于英國的工業革命,這場影響了全世界的革命創建了英國的全盛時期,也奠定了現代英國的競爭地位。而今日之中國,正處于后工業化時代,工業強盛對于中國的強大同樣意義深遠。“十五”、“十一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完成了由小到大的積累,躋身世界機械制造大國之列;“十二五”時期,則是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

2012731日,2012年《中國機械500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機械500強企業中有118家電氣企業入選,占23.6%,占整個機械工業的權重突出。可見,電氣行業對機械工業的貢獻功不可沒。其中,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人民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位列電氣行業前三甲。

在全球經濟大局尚不明朗的今天,中國機械工業進入關鍵的發展階段,直接關系到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而要實現這一轉變,機械工業大企業的作用和使命凸顯,大企業的責任義不容辭。

電氣產業集中度提高

《研究報告》中評定了“中國機械500大”和“中國機械500強”兩個榜單進行對比分析。其中,“中國機械500大”采用企業銷售額指標進行分析研究;500強企業則采用世界企業實驗室的企業競爭力評測模型(CVA),通過對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利潤率、增長率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行業差異、聲望指數等因素綜合評定。此外,報告還對世界機械500強企業進行對比分析,以加強中國機械企業與世界機械企業的對標研究,促進中國機械企業走向世界。

《研究報告》將500強企業按照通用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專用設備制造、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金屬制品、綜合類七大行業進行歸類。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入選的118家企業中,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企業為50家,占10%;電線、電纜、光纜及電工器材制造企業為43家,占8.6%;電機制造企業為24家,占4.8%;電池制造企業為1家,占0.2%。而500大中,電氣行業有106家企業入選,占21.2%,入選企業數量位列行業第四。從縱向比較,電氣行業入選500強的企業數較上年減少3家,而入選500大的企業數較上年減少16家。

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孫伯淮對此表示,盡管電氣行業2012年入選500強和500大的企業數有所減少,但該行業2011年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保持了大幅度增長的態勢,說明該行業的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同時,電氣行業利潤率低于上年0.42個百分點,也低于整個機械行業1.06個百分點,說明電氣企業的競爭更加激烈。

記者看到,幾大電力企業的名次在榜單中與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孫伯淮稱,發電設備是以投資拉動為主,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近年來的穩定增長主要得益于危機后強勁的內需刺激,這種增長將隨著政策影響的結束和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有所下滑,清潔能源中與核能相關的電力設備制造受福島核事故影響巨大。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伴隨電力行業的發展實現了穩定增長,危機后幾年增速明顯,但2011年開始有所回落,2012年的上榜企業數亦呈現出危機后的首降。“未來一兩年,伴隨農電改造加速及特高壓后續工程的啟動,仍會帶動這一行業的發展。”孫伯淮對未來預期良好,“另外,隨著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推進,電線、電纜及光纜制造近幾年市場需求增速也較快,但我國高端產品產能不足,低端產品價格競爭激烈。2011年光纜保持38.2%的較快增長。”

核心技術成戰略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機械行業日益強大,電氣行業作為重要子行業之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國家不斷加大對電力工業的投資,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電氣行業受益匪淺,在發電、輸變電、配電、用電設備以及電工器材制造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但電氣行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電氣行業的主要問題還是部分核心技術缺失、共性技術研究投入不足、關鍵零部件仍主要依賴進口,其成為制約電氣行業發展的瓶頸。”孫伯淮在發布報告時說,“針對此類問題,在‘十二五’時期,電氣行業的發展應以提高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作為主要戰略目標。”

孫伯淮指出,今后一方面要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加大開展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及重點設備研制,加快推進智能電網科技成果產業化。智能電網將從技術、產品、產業鏈方面,全面推進電氣產業體系創新。

另一方面要推進節能減排,全行業要把推進節能減排作為提升產業整體素質的長期任務。堅持以綠色發展、資源節約、低碳排放為前提,由高消耗、高污染型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堅持以安全可靠、高效、適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分布式能源發展為根本理念,建設我國電網,發展我國電氣行業;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積極謀求全球布局

2003年起,中國機械企業管理協會已連續十年發布《研究報告》。回顧機械工業大企業的十年成長歷程,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徐東華感悟道,“機械大企業要以布局求成長。布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我國機械工業大企業經歷了快速成長的十年,進入一個更具不確定性的歷史時期。新的十年,我們更要慎思產業布局。”

當前,國際機械工業制造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近日,通用電氣CEO杰夫·伊梅爾特說:“通用電氣現在的外包越來越少,在美國自主生產越來越多,當我們做出這個決定時,我們會考慮我們在美國的員工和技術是否具有競爭優勢,答案是肯定的。”與通用電氣有相似想法的企業還有很多,歐美制造業正在逐漸回歸實體經濟。

產業格局的大變動,給中國制造業帶來威脅和機會,同時也加速了新興制造業的發展。“發達國家的機械工業基礎強大,在占領新興產業市場時具有突出的先發優勢。如果我們不能在新一輪的產業格局變動中通過創新占領高端,那么我國在下一輪的產業格局中仍然要處于被動地位。”徐東華說。

或許,美國的一些經驗值得中國企業借鑒,在美國一份關于制造業的研究報告中表明,集群化與高效地方政策,比廉價勞動力對現代制造企業培育競爭優勢的意義更大。我國機械制造行業也應關注到這一點。

中國機械制造業已進入全球布局時代,全球布局和價值鏈布局對機械大企業持續健康成長具有核心作用。下一個十年,機械工業大企業的首要使命就是形成幾家市場占有率高、國際競爭力強的跨國公司。“中國裝備制造業需要誕生像GE、西門子、三菱這樣一批國際化的大企業集團。”徐東華說。

過去的十年,微笑曲線理論指導眾多企業通過產業鏈一體化實現了規模增長。但在大企業涉足上下游各個環節時,又表現出控制風險加大、盈利能力降低等多種問題。徐東華認為,“國際同行的經驗告訴我們,成為全球領先的大企業,要懂產業鏈,更要懂供應鏈、價值鏈,在一個更大的規模基礎上進行產業鏈的布局和取舍。”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