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光伏發電發展經驗借鑒
近日,德國國內的太陽能發電量達2240萬kW?h,占其電力總需求量的30%,相當于20座大型傳統火力發電站或核電站的發電量。憑借此,德國刷新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新的世界紀錄。
作為光伏發電應用大國,德國在太陽能開發和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學習的榜樣。2011年德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量達到創紀錄的7.5 GW,超過2010年的7.4 GW,占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
“德國通過長期、明確的發展目標和規劃作為指引,以有效地法律制度為保障,建立和創造了適應光伏發電發展的電力體制與環境,保障光伏發電能夠有效地融入電網。”這些因素使得德國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領域取得快速的發展。”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在新能源6+1沙龍表示。
德國四大成功經驗
總結德國的成功經驗,時璟麗表示,首先,德國在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有長期明確的發展目標。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規定,到2020年、2030、2040年以及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該國總的能源消耗的比例分別為35%、50%、65%和80%。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要達5000萬kW,2030年要達到8000萬kW。
其次,德國制定了有效的法律制度作為保障。
德國在1991年制定了強制并網的政策,規定輸電和配電企業必須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提供接網服務。根據需要,負責對電網進行必要的優化、擴容和新建線路,以確保優先購買、輸送和分配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力,并承擔相應的費用。
“在德國,光伏系統業主在提出聯網申請后,輸電或配電企業必須在8周內提供聯網時間表和具體實施方案,并提供相應的接網、擴容等服務。”時璟麗如是說,“強制并網政策執行的情況也令人鼓舞。到2011年底,德國已經累計安裝光伏發電系統超過100萬套,這其中,配電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接網、擴容和管理服務。”
目前,德國分布式太陽能發電97%以上的電量都要接入配電網,其中,約三分之一的電量由于難以在局部配電網消納,將要被傳輸到高電壓等級的輸電網進行消納。目前,隨著德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的容量不斷增加,電網優先收購壓力加大,因此,德國也開始進一步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和其他促進光伏發電融入電網的相關設施建設。
《德國聯邦政府能源方案》也特別強調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加強電網改造,加速電網擴建,發展智能電網與增加儲能擴容等一些措施,以應對目前光伏發電裝機增加所引起的并網壓力加大的問題。
另外,靈活、持續、高效的激勵政策也為德國光伏發電發展提供了成長空間。
德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方向是鼓勵自發自用。德國政府規定,安裝裝機容量小于500 kW的自發自用光伏系統,30%自用電量的電價可在常規銷售電價的基礎上減少16~38歐分/kW?h,其他部分減少12歐分/kW?h。
同時,德國的可再生能源費用分攤政策中的分攤水平也較高。2011年,德國政府規定終端銷售電價中的3.5歐分/kW?h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力,約占居民用電售價的六分之一,“這個補貼水平已經很高了,德國民眾較高的環保意識,也使得這一補貼政策得以順利實施。”時璟麗說到。
據了解,目前,德國光伏發電電價水平持續下降,電價調整的幅度也與市場容量掛鉤,德國政府規定,根據市場容量的大小,光伏發電電價的下降幅度可以控制在1.5%~24%之間,電價調整的周期從1年調整為目前的1個月。“德國政府希望通過合理的控制規模,保證光伏發電市場的平穩發展。”時璟麗說到。
最后,德國專門成立了德國聯邦網絡局為專門的獨立監管機構,負責對發電企業、輸電企業和配電企業依法進行監管。監管內容包括核算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以及負責制定有關接網的指導性規定;還特別監管電量的收購、上網電價支付、輸電業之間費用的分攤、輸電和配電企業接網執行情況等。不難發現,監督機構在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界各國的政策
在時璟麗看來,包括德國在內的國外太陽能光伏應用強國不僅有規劃目標的引導和法律手段的保障,同時,成熟規范的稅收、金融、信貸環境,也使得太陽能光伏發電在這些國家得以迅速發展壯大。
“實際上,在光伏發電應用市場還不是特別成熟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的政策也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中。”時璟麗坦言。
“縱觀世界各大光伏應用國家,他們在政策選擇以及政策的持續性上,不盡相同。”時璟麗表示,英國從2011年開始,光伏發電的總量雖然不大,但是增長規模很顯著,其國內的光伏支持政策也從配額制轉向了固定電價政策。
美國是屬于光伏發電支持政策多樣性的代表;日本近年來通過投資補貼和凈電表等支持政策的實施,帶動了整個世界光伏市場的起步,目前,其也開始施行固定電價政策。韓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其國內的支持光伏發電的政策剛剛從固定電價政策轉為配額制。
與這些國家相比,意大利、捷克和法國的支持政策持續性較差,且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這些國家在光伏政策方面的失敗教訓也是我們應該努力避免的。”時璟麗如是說。
在時璟麗看來,除了德國之外,世界各國的光伏發電經驗也值得我國研究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