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LNG,各方有話說
LNG客車市場近年來隨著社會及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能源需求的不斷提高,尤其要求城市內的能源供應能力、能源安全程度、生態環境保護、穩定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等等都有所提高時,變得越來越火。
在很多有LNG加氣站的地區,相關客車運輸企業都紛紛加入到這樣一個替代能源客車隊伍里。與全國來比,江蘇地區的LN G 客車上馬較早,也比較成熟。在已走訪的客運企業中比較有代表性。就讓我們跟隨《客車》周刊記者的腳步,一起來剖析LNG的運營情況。
用時間檢驗LNG客車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
現況:2011年7月8日通過招標確定LNG 客車車輛供應商,首批36輛車在蘇州——無錫、蘇州——太倉、蘇州——吳江、蘇州—— 常熟以及張家港——常州的六條線路上使用。截止2012年9月底,公司購置新增LNG客車368輛,其中公交車200輛,包括11米公交車和12米氣電混合公交車;另外168輛是以12米車為主的道路客運車輛。預計2012年底LNG 客車數量將達到480臺。
蘇州汽運客車集團現在已經將LNG車輛使用作為公司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突破點。公司公營車無論是新增車輛還是更新車輛都盡量選擇LNG車型;承包車輛盡量使用原公營車;廠包旅游車也采用部分LNG客車;另外,公交車將減少對柴油車的新車購置。
目前來看,同等效能下,天然氣比汽油、柴油在成本上降低了30%~40%。以蘇州——張家港班線來看,同廠家、同等級、同線路的車輛,LNG車比柴油車平均百公里燃料費將減少35.42%。公交車方面,以吳中公交公司的63路公交車為例,同廠家、同等級的12米公交車,LNG車比柴油車平均百公里燃料費減少28.3%。
當然,LNG車輛在投入使用之后,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包括政策不到位、加氣站滯后;技術不成熟,接口泄漏、駕駛員對車輛不熟悉等等;檢測、維修力量跟不上。但經過一年時間磨合,這些問題都在陸陸續續的解決。
用精細的選車模式 滿足發展需要鎮江江天汽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目前人們的出行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抵達目的地,舒適性、安全性都變成最關鍵的問題,尤其是開通了高鐵的地區。對于客運企業來說,把握乘客心理,滿足乘客訴求才是最關鍵的。鎮江江天汽運集團表示車型的選擇直接影響乘客的滿意度。
對于江天汽運來說,道路通行能力、承載重量、坡度大小、路面質量等等;當地氣候條件,是否可以選擇一款使用壽命更長的車型;車輛的動力性、舒適性、維修成本、節能性、污染程度等等;性價比;車輛使用繼承性等等都是車輛選型的因素。
江天汽運通過對國內客車企業的整體把握, 以及對各個廠商的了解,通常選擇的是已經達到相對規模的企業的車輛。因為,這種公司的客車品質有保障,其次車輛售后也有保障。另外,江天汽運的選車重點是放在成熟車型,也就是客車企業的經典車型上,經典車型都是經過多年的道路實際情況檢驗和多次更新過的,質量過硬、安全系數有保障。
客車的車型也是選車值得關注的事情。江天汽運在中短途客運上,選擇的是8~9米的中型高一級或中型中級客車;黃金長途線路上,則選擇高檔大型高二、高三級客車;城鄉客車選擇在6~7米的輕型客車。
車輛選擇并不是常年不變的,在江天汽運, 每隔2~3年。江天汽運都將對客車運行狀況作比較,再決定以后會不會購置這款車,甚至是這個品牌的車輛。
2011年,江天汽運新購置了77輛LNG客車,公司表示今后不超過500公里的線路將會優先選擇LNG 客車。目前,LNG客車運行狀況良好,高速線路節約成本35%,市內公交和普通路口車節約25%。
倡導江蘇省內LNG客車互助加氣網絡建設淮安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2012年8月,淮安汽車運輸集團新購置了23臺LNG客車,預計年底還將新購30兩左右。根據淮安汽運的測試,淮安——揚州2.0班線,滿載情況下,車輛行駛760公里,收班后去加氣站加氣,技術表上顯示生于氣量不足10升。相對內地很多城市,江蘇省內城市還算集中,地級市之間最長距離不超過600公里,若行駛徐州——蘇州班線,單灌裝滿495升LNG,最長行駛800公里,不能保證車輛折返。
由于目前,LNG加氣站建設很復雜,除了涉及經營資質、經營許可,發改委立項審批建設之外,還要通過近11家單位的檢驗和審批,手續相當復雜。依照我國法規,客運企業獨立建站可能性為零,中石油、中石化雖能建站,但過程耗時太長。
江蘇省內客運企業將采取移動加氣車或喬裝是天然氣設備作為代替加氣站的方式。目前,淮安汽運分別與中石化和新奧燃氣合作簽訂協議,在南站和北站分別建站。其中南站預計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北站項目已經提交發改委立項。但是眼下,淮安汽運都是使用移動式加氣車加氣。
加氣車目前的狀況極為尷尬,是處于法規的灰色地帶,也是燃氣公司和LNG車運行企業的權宜之計。此外,加氣車屬于危險品運輸,既不安全也不便在市區穿行?;茨掀\認為,如果將各個加氣站連點成面,形成互助的加氣方式,將有效解決目前LNG客車運行過車中車輛束手束腳,不能“大展宏圖”的問題。
目前將面臨的問題是, 各燃氣公司和LNG客車企業協議建站的價格是不統一的。氣源的來源不統一,價格差別很大。天然氣價格并不像汽油、柴油價格一樣,是根據國際原油價格上下浮動的統一標價。所以若想連接成網點,首先需要過供氣商的一關。另外,不同供應商的氣源品質也可能有差異,是否會對車輛產生不安全因素,或者對車輛本身造成損害也未可知。
淮安汽運提出,能否與供應商達成協議,為兄弟公司做擔保,是兄弟公司車輛為本公司車輛,按與供應商的協議價進行結算,同時,當地客運公司可自行印制加氣單給兄弟公司使用,通過一式三份的形式保證供氣商的利益。如果兄弟公司未能及時結算加氣款項,擔保公司有義務墊付。
當然,淮安汽運的想法沒有實施過,真正實施的話還會產生哪些問不可能預計。但是,如果行車這樣的方式,LNG客車的推行將會大大加強。面對成本節約30%左右的利益,哪家客運還能坐得住呢?
值得LNG市場欣慰的是,目前國家非常重視頁巖氣的開采。11月5日,中國中央財政將對頁巖氣開采企業予以補貼,2012年至2015年補貼標準為0.4元/立方米,標準將會根據開采情況進行調整, 這個補貼是煤層氣開采的兩倍。“十二五”規劃中提到,將在十二五期間頁巖氣的產量目標預計為65億立方米。反觀美國頁巖氣開采,2007年到2012年期間翻了兩番,而美國天然氣也降到了10 年來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