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崩盤”下的鄂爾多斯客運業
“今年9月30日~10月7日,鄂爾多斯市公路運輸共發送旅客27.46萬人次,全市1300輛客運班車全部投入運營,投放加班車263輛次,包車23輛次,其中鄂爾多斯汽運集團共運送18.88萬人次,而2011年同期則是23.23萬人次,同比客運量下滑4.36萬,營運收入也從去年的1148.71萬元下降到今年的979.89萬元,下滑了超過20%,尤其是河南、四川、寧夏、甘肅等區域的省際班線上更為突出。”鄂爾多斯汽運集團副總裁閆建軍接受《客車》周刊獨家專訪時感慨:“流失的客源基本都是從事建筑的農民工,都是房地產‘惹的禍’。”
務工客流“大撤離”
“近八成房地產項目停工造成近50%的務工客流“撤離”,往年我們客運總站日客流量達2萬人次,目前只有1萬人次左右”。為了讓記者有更直觀的感受,閆建軍帶記者參觀了鐵西新區、康巴什等地的在建樓盤。“你看這幾棟樓去年8月份時還‘熱火朝天’,如今卻空無一人。”
在東勝市區里,房地產項目開工率低,使得房地產相關行業人員減少,前來打工的外來人口急劇減少。“到今年底流失了多少人?”官方數據統計,至少20萬人!鄂爾多斯去年所有外來人口也就不到50萬,今年流失了一大半。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能印證客流“流失”的還有更多的案例。當地一家餐廳老板說, 今年自己的生意是去年的一半。而酒店服務業的工作人員,也感覺到今年與去年的變化:去年經常滿員的酒店,今年則始終能有空房。
“外來人口是來賺錢的,現在賺不到錢了,就去別的地方謀生了。”不少在鄂爾多斯工作的外地人表示,鄂爾多斯的工資水平自2010年起一度扶搖直上,一般打工者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而現在普通建筑工人的月薪已跌至1600元左右,這也是務工客流“撤離”的原因之一。
公路客運受“波及”
鄂爾多斯是一個鐵路不發達,公路客運“挑大梁”的典型代表,火車每天承擔的最大客流也就2千人次,而公路客運平均都在2萬人次左右。“房地產的‘崩盤’對公路客運是打擊最大的, 往年我們的中長途班線上座率都在80%以上,節假日更是一票難求,如今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閆建軍說道。
對于主要靠人員流動盈利的客運企業來說,這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今年客運企業日子艱難啊!”內蒙古通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道:“房地產泡沫破滅后,外來務工人員減少, 人員流動頻率相應降低。體現在客運運營上,客流量與去年相比降低了30%。”
在煤炭產業的黃金十年,鄂爾多斯人經歷了令人咋舌的財富快速積累的過程,正是這種不正常的速度讓很多人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公路客運也是如此。
“今年客流量的下滑和經營收入的銳減,在我看來是‘理性’的回歸”,原本以為會牢騷滿腹的鄂爾多斯汽運領導們異口同聲地說道。
理性的“回歸”
經歷了人均GDP超香港的短暫數據風光后, 鄂爾多斯經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這一熱一冷的轉換中,讓鄂爾多斯人學會了冷靜和思考。
相比較國內其他城市融資鏈斷裂的表現,鄂爾多斯人則多了幾分淡定。在記者深入調研中發現,在這大風大浪的市場沖擊下,鄂爾多斯并沒有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失落+抱怨”。整個市場正在呈現一種由癲狂向理性的回歸,一個理性的穩健市場正在回歸到人們的生活中......
“或許這就是內蒙人的性格,贏得起也輸得起,現在盡管都賠錢了,套牢了,但昔日大家都賺了,無所謂了”,一位被套了100多萬元的出租車司機淡然地對記者說。
這種理性的“回歸”不僅僅是在普通市民那里盛行,對連續多年快速發展的公路客運企業也是如此,鄂爾多斯汽運和通達實業兩個當地公路客運汽運面對客流的下滑,他們依然信心滿滿。
“房地產的‘崩盤’、煤炭產業的低迷、經濟形勢的下行等是正常的市場表現,也是讓我們調整發展策略的機會。”鄂爾多斯汽運副總裁閆建軍笑談,“畢竟當前影響最大的是長途班線和省際班線,這一點和全國的趨勢一致。”
的確如此,相對于其他區域,鄂爾多斯公路客運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首選是其地理位置上,東部、北部和西部分別與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與陜西省榆林市接壤。其次,在區域面積和轄區分布上,鄂爾多斯東西長約400千米, 南北寬約340千米,總面積86752平方千米。且下轄七旗一區,即杭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準格爾旗、達拉特旗和東勝區,另外現在新開發的康巴什新區正在迅速發展,為市級班線和縣內班線提供了機遇。最后,在資源方面,鄂爾多斯是“羊煤土氣”支撐的,未來依然被看好,所以對道路運輸業的發展前景不必擔憂。
對客車市場的影響
在近十年的經濟刺激和客流帶動下,鄂爾多斯的公路客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車輛檔次還是數量都有了十足的提升。為此,當地公路客運一直被各大客車品牌和零部件供應商看好,紛紛將此地作為“戰略要地”。
不過,經濟的下滑,客源的流失必然讓當地公路客運企業調整車輛采購規劃,再加上油價居高不下、司機工資直線上升、保險保額提高都導致客運成本加大。“掙錢變得更難了,因此,現在很多車輛都不更新。” 內蒙古通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安技部宋寶東說,不僅更新車輛少,車輛新增情況也不理想。“近期事故頻發,相關運管部門對線路的審批更加嚴格。如果沒有絕對的需求是不會批復運營資質的。”宋寶東表示,以前,運管部門每年會批復20~30條新增線路。但現在,連1條線路都沒批下來。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們單位新車率達到80%以上,車輛數量完全能滿足當前客流需要,除了正常的更新換代,完全沒有必要采購新車。除此之外,我們還將原本6年更新的增加到8年,力爭降低成本”,鄂爾多斯汽運八公司總經理王東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