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有點意思
日期:2012/12/24 來源:《客車》周刊 作者:吳凡
摘要:“你怎么看2013?”
對于商用車行業的許多人來說,2012是難熬的一年。卡車市場有點像瑪雅文化中的世界末日,如果這樣的光景再延續兩三年,恐怕會有更多企業熬不住。客車市場,雖然表面上還不錯,但傳統的公路和公交產品卻一蹶不振,僅靠校車等新市場撐起了個門面。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到哪里都少不了遭遇同一個話題:“你怎么看2013?”我認為,怎么看2013,不如說怎么猜2013,事實上,關于中國商用車行業的行情沒有人猜對過。比如國內市場的一些“黃金車型”隕落,比如海外市場的潮起潮落。當然,也有不少智者在把脈政策的走向上掐準了時機,但是大環境差的時候,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2013年之所以會變得有意思,一是因為2013年將是從一個壞年景出走的過渡年,這一年如果能比2012年稍微好過一些,那么從曲線上分析,2014、2015年壓力可能就小一些,對于一些倍感焦慮的企業而言,他們或許能找到緩沖的空間,甚至是轉機;這一年如果更難過,那么說明調整期會比預想的要久一些,一部分有實力的企業可能會考慮戰略上的重新布局。十八大剛剛落幕,許多人對新領導班子充滿了期待,但是以兩位數高增長了20多年的中國經濟,還能亢奮多久?這很值得思考。二是因為2013年國Ⅳ實施,環保部之前三令五申地表態2013年一定會如期實施國Ⅳ,可是尿素站在哪?中國目前商用車實現國Ⅳ的技術路線絕大部分是SCR,那么要充分發揮國Ⅳ發動機的性能,添加尿素是不可省略的。沒有尿素,國Ⅳ最終只能淪為空談。
當然,對于有些企業來說,怎么把2012這個年關淌過,或許才是最要緊的。就在記者與一跨國企業銷售負責人談到進口品牌如何提高服務競爭力的時候,對方說,當國Ⅳ來到,實際中國的企業也沒有足夠的能力開展有效的服務,“那些看起來又大又漂亮的門店里其實并沒有人和設備能夠對國Ⅳ車進行維修和保養。”他的意思很直白,一旦國Ⅳ、國Ⅴ的市場大門開放,中國企業最賴以自豪的優勢之一實際并不能讓它們安之若素。跨國企業的目標也很明確,“我們并不希望在很短的時間內有很大的增長量,在中國市場,很長一段時間跨國企業的總量都會是小的,但是一定會是一個逐漸上升的趨勢。”這并不是一則“狼來了”的故事,在以更高排放標準為代表的更高價值需求的層面上,中國企業如何積累并體現自己的競爭實力,將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