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哈電集團:數字化打造的國際動力航母

日期:2013/03/01   來源:《電力系統裝備》   作者:謝桂珍
  摘要:“從概念設計到工程設計,從仿真分析到數據管理,從生產制造到市場營銷再到安裝服務,數字化工具為制造業在設計創新、產品創新以及理念創新上都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持,讓企業創新蓬勃發展并充滿了力量。”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哈電集團”)副總經理苗立杰日前在“AU中國大師匯”論壇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制造企業在信息化技術應用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深耕,無疑也賦予了其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巨大能量。

“從概念設計到工程設計,從仿真分析到數據管理,從生產制造到市場營銷再到安裝服務,數字化工具為制造業在設計創新、產品創新以及理念創新上都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持,讓企業創新蓬勃發展并充滿了力量。”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哈電集團”)副總經理苗立杰日前在“AU中國大師匯”論壇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國際動力航母

作為共和國裝備制造業的“長子”,哈電集團無疑從創建伊始就承載著振興民族工業的歷史使命。哈電集團是由國家“一五”期間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中的6項沿革發展而來,是為適應成套開發、成套設計、成套制造和成套服務的市場發展要求,最早組建而成的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艦船動力裝置、電力驅動設備制造和成套設備出口基地,也是目前國資委管理的53家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骨干企業之一。

歷經60多年的洗禮,哈電集團在提升電力系統裝備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上可謂斬獲豐厚。其在高端發電設備領域不斷前行,樹立起一座座驕人的里程碑:從容量200 MW1000 MW等級的躍升,結束了我國發電機組在高能耗、小容量低谷的徘徊;從常規火電機組到核電機組的跨越,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核技術壟斷,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獨立建造核電主設備的企業;從0.8 MW水電機組到700 MW巨型空冷水電機組,哈電集團站在了世界水電之巔。

談及哈電集團的產業布局和主要業務板塊,苗立杰稱,目前其已形成了以大型煤電、水電、核電、氣電、風電、電站總承包工程和艦船動力裝置等主導產品為核心的多電并舉、齊頭共進的格局,將全力打造發電設備、驅動與控制設備、通用與環保設備、現代制造服務業四大業務板塊。

目前,哈電集團的水電年生產能力達6000 MW,占國內市場份額的50%以上;火電年生產能力達3MW,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3以上;氣電年生產能力達4800 MW,占國內市場份額的40%以上;具備同時批量生產3種艦船動力設備10臺套的能力;具備同時承包海外多個電站工程項目和交鑰匙工程能力;初步具備制造41000?MW級核島主設備及461000 MW級常規島設備的年生產能力,并在二代及二代改進核電技術的基礎上,率先承接了采用第三代AP1000核電技術的常規島汽輪發電機組和核島蒸發器等關鍵設備的生產制造任務;風電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逐步吸收和轉化國外先進技術,并與美國GE公司合作,主要生產4.2 MW及以上海上系列風電設備,1.52.75?MW陸上系列風電設備;此外,其還具備太陽能發電、潮汐能發電、海水淡化等制造能力。

 

引領產業升級

對于當下電力行業面臨的整體經濟下行走勢,苗立杰分析,除受國際經濟危機大環境影響之外,整個發電市場也正面臨周期性的調整,“目前我們已經不像前幾年那么缺電,以前缺電時項目上得過猛,產能由三四百萬千瓦增長到3000多萬千瓦,整整多了一個數量級。要解決目前產能過剩的問題,還要依靠產業結構調整,進行產業升級,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來進行調整。”

從超高壓、亞臨界、超臨界到超超臨界的疾速躍進,哈電集團已掌握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節能、環保的發電設備設計制造技術,走上了一條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的道路。“我們的產品研發目標是高效、環保、經濟、可靠。同樣是燃煤發電,我們在排放和能源利用效率上已大大提高,已被世界認可并被稱作‘潔凈煤發電’。在電力驅動上,我們同樣講求節能和高效。我們一方面在發電設備上提高效率,實現節能減排,另一方面在用電設備上也注重提高效率。”苗立杰說。

事實上,對于國家大力倡導作為產業轉型升級方向的新能源產業,哈電集團也有所建樹。在核電領域,自從日本核輻射事故之后,國家對二代、三代核電發展的要求主要是以安全為主。目前,哈電集團主要承擔的AP1000核島非能動堆芯冷卻系統中的關鍵設備之一、首臺國內制造的三門核電站2號機組非能動余熱排出熱交換器(PRHR)已經成功制造,對三門核電2號機組核島工程項目的進展無疑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們在四代核電關鍵設備主氦風機關鍵技術上,同樣取得了重大突破,技術難點基本解決,核心技術轉子剛強度設計已完成優化,主氦風機滑動軸承結構樣機正在進行試驗,主氦風機樣機的研制工作得到了清華大學核研究院及客戶的充分肯定。”苗立杰說,“核電對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使我們在設計、生產、制造上一點兒都不能馬虎,因為核電無小事。”

展望哈電集團的“十二五”目標,苗立杰充滿信心地說,“‘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在集團化、信息化、國際化和產品的相關多元化上下功夫,確保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雙翻倍的‘倍增’目標,再造一個‘新哈電’。面對未來,將繼續精心打造中國發電裝備制造業的巨型航母,在中國最好、世界一流戰略目標的指引下,踐行自主創新。”

 

數字化協同創新

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正經歷著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產業變革,因此,作為中國民族工業脊梁的哈電集團,也必須在保持全球市場競爭力的同時,對產業升級和產品創新進行持續性的投入。通過采用Autodesk產品設計套件以及一系列數字化技術的協同應用,哈電集團實現了從概念到投產的全程緊密協同,真正做到了數字化整合驅動的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

對于大型機械制造設計來說,苗立杰強調,“團隊”概念是設計的重點,設計過程中需要彌合傳統流程的邊界、打通數據鏈條并實現協同創新,才能保障創新設計資源的有效性。因此,流程組合與分工協作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設計制造流程中有效地實現了數據的關聯、共享,進而實現協同創新。從二維到三維、從機械到電氣、從仿真分析到設計制造,哈電集團的信息化應用全面覆蓋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

目前,哈電集團的信息化架構分為三部分:一是技術平臺,涵蓋設計、研發、工藝、檢測等;二是管理平臺,包括MRPHRSCM、財務管理等;三是制造平臺,即MES,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展,MES也正在向數控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經歷了CADCAECAPPCAM等模塊化階段后,以及隨后的PDMPLM,信息化應用自然而然地發展到了需要系統集成的階段。作為哈電集團信息化工作的總設計師,苗立杰稱,“信息化過程是頂層設計,是自上而下的戰略實施。當模塊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集成,我提出了ERS概念,即企業資源協同,就是強調協同設計、協同創新的重要性,或者說是后ERP時代。在ERS平臺上,資源可以進行更好的融合,除具有一般協同的作用,還會產生同步能量的共生,即資源集成后會產生1+1>2的效果。”

Autodesk軟件套件正是通過和制造業全方位的深度融合,通過全面地提升制造企業的上下游協同,來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譬如,哈電集團總部位于哈爾濱,但分公司遍布全國各地,從哈爾濱到佳木斯、秦皇島,再到北京、鎮江、昆明,各地都在一個網絡應用平臺上進行協同。借助強大的數據和材料庫資源,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協同。

“對于二維設計軟件,AutoCAD已然是大家公認的和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其發展到三維設計軟件Autodesk Inventor則變得更加簡單、實用。”苗立杰稱,Inventor三維設計軟件包含三維建模、信息管理、協同工作和仿真分析等功能,除可以創建三維模型和二維工程圖,還可以管理成千上萬個零件和大型部件,其連網工具可使工作組人員實現協同,方便數據共享和同事之間設計理念的溝通,在加速設計的同時實現團隊設計。其設計可視化功能,不僅能夠提供可預見的產品設計流程,更能通過工程設計數據傳達產品設計意圖,提高協作效率。

“此外,Autodesk Vault在核電設備的協同應用上也非常方便、實用。目前,我們的核電設計院在北京,而核電制造基地在秦皇島,對我們實現異地協同應用提供了便利。同時,VaultPDM的管理下還實現了設計和制造的一體化,這對于我們制造企業來說尤其重要。”苗立杰說。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