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風電建設統計評價報告發布
近日,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編制的《2013年上半年中國風電建設統計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根據《報告》顯示,2013年上半年,雖然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持續下降,但風電上網電量卻大幅增長。棄風現象仍較為嚴重,但比2012年同期稍有改善。
“十二五”并網裝機容量完成過半
《報告》總結了2013年上半年我國風電核準情況,截止2013年6月30日,全國風電場累計核準容量1.16億kW,累計并網容量6749萬kW,在建容量4823萬kW。
2013年上半年,全國新核準102個風電項目,新增核準容量902萬kW,同比增長4%。其中,新疆新增核準容量超過200萬kW,居全國之首;山西、甘肅的新增核準容量均超過100萬kW,居全國第二和第三位。
根據《報告》可以看出,“十二五”過半,我國已完成“十二五”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目標也過半。
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6月30日,上半年全國新增并網容量483萬kW,加上2012年我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6100萬kW,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已達6583萬kW,相比較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到2015年全國累計并網運行的風電裝機容量要達到1億kW的目標,已經完成過半。
但對比2012年同期數據可以看到,2013年上半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增長趨緩,同比降低約39%。其中,內蒙古風電并網容量突破1700萬kW,領跑全國;河北、甘肅、遼寧、山東、吉林、黑龍江、新疆、寧夏、江蘇、山西、云南、廣東、福建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并網容量也均超過100萬kW。
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易躍春看來,2013年上半年風電新增并網容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較多,主要是受以下幾方面原因的影響。“首先,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大,企業資金壓力大。”他坦言,近幾年來,隨著可再生能源規模的迅速擴大,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呈現短缺現象。受當前金融環境、補貼資金不到位以及企業過度擴張影響,各風電投資企業不同程度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和虧損等問題,放緩了投資速度。
其次,風電審批權下放,新的管理模式亟待出臺。2013年5月,風電投資審批權下放至地方能源主管部門,新的管理辦法正在陸續制定中,部分風電投資企業需要時間消化吸收新的管理辦法,摸索新的管理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風電建設速度。
“棄風”限電現象稍有好轉
《報告》同時還披露了2013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風電上網電量、風電場運行情況等關鍵數據。
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693萬kW,主要集中在新疆、山西和山東。而北京、天津、河南、海南、西藏等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3年上半年沒有吊裝新的風電機組。
2013年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為695億kW·h,同比增長48%,約占全國總上網電量的2.8%。按照每千瓦時的電替代320 g標煤計算,可替代標煤約2200萬t。其中,蒙西發電上網電量約占蒙西地區電源總上網電量的8%;東北區域電網風電上網電量約占本區域電源總上網電量的9.8%,風電在能源供給方面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3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場等效利用小時數為1059 h,同比增加約70 h。其中,云南風電場等效利用小時數1385 h,為全國最高,同比降低約40 h;其次是新疆,為1207 h,同比增加約300 h;吉林最低,為835 h,同比增加約100 h。
2013年上半年全國由于限電因素而產生的“棄風”限電損失電量77億kW·h,全國“棄風”率約為10%,較2012年同比降低約2個百分點。
易躍春總結道:“由于全國電力負荷出現一定增長,各省風電消納能力有所增強,同時,國家組織電網部門深度挖掘火電調峰能力,有效提高了風電利用小時數,再加上2013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并網容量同比下降39%,新增的風電消納壓力有所減輕。因此,2013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利用小時數有明顯提高,棄風限電程度稍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