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獎公布 讓數據“大膽”說話
在市場尚未轉晴的時期,公司間迥然不同的“亮劍”均會引發市場的一片嘩然。然而說到底,這終究不是一場熱鬧的圍觀,在主角與配角每日都在競相上演角逐的今天,公司間的實力著實可見一斑。本次排行中,133評比樣本的財務數據可謂“講述”了不同的公司“故事”。
根據此次排行評比標準,分別產生了10個單項冠軍,它們分別是:營業總收入、凈利潤、總市值,這三項的第一名均為上海電氣(分別為385.6511億元、14.5962億元、524.4863億元),凈資產收益率與總資產報酬率的冠軍均為正泰電器(分別為14.0364%、8.6533%)、流動比率與資產負債率的冠軍均為理工監測(分別為15.9172%、4.6630%),銷售毛利率的第一名為電科院(70.8573%),流動資產周轉率的第一名為上風高科(1.1445次,未進入本次總排名20強),銷售期間費用率的第一名為天順風能(4.5926%,未進入本次總排名20強)。
應該看到,本次評比始終秉承公平、公開的原則,所有數據均公開、透明,因此這些看似復雜無常的數據恰恰是電力設備行業上半年形勢的整體呈現。它們又表明了哪些特點與問題?我們不妨一一呈現。
上海電氣盈利最高
最值得探討的莫過于營業總收入這一評比指標,超過100億元的企業為3家:上海電氣以385.6511億元的總收入遙遙領先,而東方電氣、特變電工以204.6711億元、115.0536分別位列第二名、第三名。可以看到,雖然為冠亞季軍,但它們之間的差距已十分懸殊。
而余下的公司差距則逐漸減小,第四名與第五名分別是中國西電與正泰電器,但它們分別是58.8125億元與54.1465億元,此后企業與企業之間更可謂步步逼近(詳情可見表1)。
因此綜合來說,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上海電氣、東方電氣與特變電工這三者不凡的業務營收能力。
其實記者注意到,特變電工的營業收入近兩年均保持了較大的增幅,201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8.3億元,同比增長19.89%,而2013年上半年實現了17.02%的增幅。記者認真研究了該公司2013年半年報,該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來源于電線電纜業務、光伏產品及配套工程、工程施工,其中電線電纜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3.52%,電線電纜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3.52%,工程施工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47.06%,上述業務無一不表現出該公司極強的市場突破能力。
而在盈利方面,上海電氣依舊表現突出,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4.5962億元,東方電氣實現凈利潤11.8615億元,排名第二位,而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公司僅有上述兩家。2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的公司僅有6家,其余公司均在2億元以下(詳情可見表2)。
因此綜合來說,上海電氣表現突出,確實為當之無愧的冠軍。
流動比率趨好
通常意義上,衡量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支付短期債券,經常使用的指標便是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因此流動比率顯示的是企業利用流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比率越高,表示流動負債受償的可能性越高,短期債權人越有保障。2008年金融風暴時,很多公司被迫倒閉,并不是主營業務受到影響,更不是企業管理出現問題,而是流動資金鏈斷裂直接擊中公司“命門”,因此流動比率成為衡量公司財務狀況的一大指標。
一般而言,流動比率不小于1,是財務分析師對企業風險忍耐的底限。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強調企業的償債能力,要求企業的流動比率至少在1.5以上,因此從本次數據分析,流動比率排行前20名的公司都在5.8以上,133個評比樣本中達到(并超過)1.5以上的公司共計92家,高達69%。而低于1以下的公司僅有8家,它們分別是萬里股份、海潤光伏、電科院、億晶光電、*ST超日、向日葵、愛康科技、中科英華。
這反映出在2012年以來的貨幣政策、經濟形勢等多方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大部分電力設備企業償還短期債券的能力已明顯好轉。
不過也有證券分析師認為,目前有些企業為了顯示出良好的財務指標,會通過一些方法粉飾流動比率。例如:對以賒購方式購買的貨物,故意把接近報告期尾期要進的貨推遲到下年初再購買;或年終加速進貨,將計劃下一報告期內購進的貨物提前至報告期內等,都會人為地影響流動比率。因此人們在投資前還需要進行具體分析。
資產負債率令人堪憂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是一項衡量公司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經營活動能力的指標,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這個比率對于債權人來說越低越好。當資產負債率大于100%時,表明公司已經資不抵債,對于債權人來說風險非常大。
其實證監會在審核公司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般行業企業的正常負債率在30%~50%,部分行業可以放寬在60%左右,而70%的負債率則是業績普遍認為的警戒線。
記者發現電氣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情況不容樂觀。在133個標本中已有8家公司超過了70%的警戒線,甚至有4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80%,超過60%的公司高達22家,而超過50%的公司高達42家,特別是銀星能源的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90.6861%,著實令人為它捏了一把汗。這也依舊告訴人們一個嚴峻的事實:行業資產負債率依舊令人堪憂,甚至部分公司或將面臨破產。
記者倒是注意到了東方電氣,2011年該公司資產負債率為82.28%,2012年為80.51%,2013年上半年為77.314%,雖然該比例依然很高,但逐年下降趨勢已十分明朗,特別是對于這家總市值超過230億元的公司來說,更是著實不易。
而 “銷售期間費用率”在經歷了2012年某些公司的“年報門”后被逐漸渲染,它亦成為本次排行的一大看點。
在評比樣本中,*ST超日的確令人大吃一驚,銷售期間費用率高達132.2740%,這也就意味著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高出銷售收入30%多,對于一家*ST 的公司來說,確實值得檢討。而銷售期間費用率超過30%的共有19家,這說明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電力設備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有待提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力設備行業的公司(即便排名靠前的公司)在2013年依然有公司被爆出高管消失、虛假財務數據以及私自提前解禁等丑聞,因此這也凸顯出誠信經營的重要性,畢竟它們是公司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人們不妨假設一下:若20強公司都不能被信任,那么電力設備企業又何來的創新及發展?
排名 |
證券簡稱 |
營業總收入 |
1 |
上海電氣 |
385.6511 |
2 |
東方電氣 |
204.6711 |
3 |
特變電工 |
115.0536 |
4 |
中國西電 |
58.8125 |
5 |
正泰電器 |
54.1465 |
6 |
三普藥業 |
52.3031 |
7 |
寶勝股份 |
45.4388 |
8 |
金風科技 |
32.4596 |
9 |
湘電股份 |
30.9216 |
10 |
杭鍋股份 |
30.0886 |
11 |
眾業達 |
28.9401 |
12 |
中利科技 |
28.9094 |
13 |
國電南瑞 |
25.6794 |
14 |
許繼電氣 |
25.4535 |
15 |
漢纜股份 |
21.2095 |
16 |
天威保變 |
20.6943 |
17 |
海潤光伏 |
20.6047 |
18 |
萬馬電纜 |
19.8626 |
19 |
中超電纜 |
17.8504 |
20 |
大洋電機 |
17.4186 |
排名 |
證券簡稱 |
凈利潤 |
1 |
上海電氣 |
14.5962 |
2 |
東方電氣 |
11.8615 |
3 |
特變電工 |
6.7485 |
4 |
正泰電器 |
6.6221 |
5 |
國電南瑞 |
4.1500 |
6 |
匯川技術 |
2.2480 |
7 |
許繼電氣 |
1.8158 |
8 |
航天機電 |
1.7049 |
9 |
中國西電 |
1.5022 |
10 |
平高電氣 |
1.3801 |
11 |
宏發股份 |
1.3677 |
12 |
杭鍋股份 |
1.2109 |
13 |
林洋電子 |
1.1707 |
14 |
眾業達 |
1.1066 |
15 |
森源電氣 |
1.1009 |
16 |
思源電氣 |
1.0669 |
17 |
風范股份 |
1.0501 |
18 |
四方股份 |
1.0445 |
19 |
大洋電機 |
1.0444 |
20 |
天順風能 |
1.0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