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助力工程機械企業開拓“海絲”新商機
早在中國漢朝時期,一艘艘滿載著絲綢、瓷器、茶葉等貨物的商船,揚起風帆穿過東南亞、馬六甲海峽,朝著“西洋”進發——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這條“海上絲綢之路”逐步成為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乃至西方國家貿易往來的主要通道。
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東盟國家時,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際合作方略,贏得廣泛贊譽。區域經濟學者預測,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將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紅利,區域沿線國家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浪潮。
將于9月16-19日舉辦的第11屆博覽會將再次發力,以中國—東盟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要內容,繼續助力中國企業拓展東盟市場。工程機械行業作為中國—東盟重點合作領域,近年來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不斷拓展東盟市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國工程機械及運輸車輛產品以其貼心的針對性需求設計、優良的質量以及優越的性價比,越來越受到東盟各國乃至全球市場的青睞,正逐步成為東盟以及各路采購商的首選。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唯一以中國—東盟自貿區為主題的國際性展會,自誕生之日起,從展會主題到內容設置無不緊扣自貿區建設的目標和任務,促進了中國和東盟國家經貿合作不斷加深。優質的中國機械設備和工程車輛產品,包括挖掘機械、起重機械、工程車輛、農用低速運輸車、起重機械設備以及農用機械等產品,一直是每屆博覽會上東盟采購商的香餑餑。通過博覽會的牽線搭橋,許多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順利而快速地進入到東盟市場。徐工集團、北汽福田、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西芝礦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廣西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都深受裨益。
“貿易暢通”升級版服務助推供求互動。已成功舉辦10屆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不斷調整自身的發展規劃,打造升級版的博覽會,服務“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推進。第11屆博覽會采取了更多的措施,將企業的貿易供求互動推向最佳的境界。據博覽會秘書處官員介紹,本屆博覽會將進一步擴大向10+6、歐美等國家和地區采購商,更高效地利用愈發豐富的客商數據庫預配對,舉辦跨國公司貿易接洽會、商機推介會活動等,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拓展東盟市場。本屆博覽會高層次論壇中還將首次增設“中國—東盟電子商務論壇”,打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商務、經貿的“跨境電子商務”網絡通道,為中國—東盟“貿易暢通”提供365天的便捷服務。
工程機械及運輸車輛展區參加博覽會成效顯著。作為博覽會一個非常重要的參展商品類別,工程機械及運輸車輛展區取得良好經貿成效。前10屆博覽會,該類別共有678家企業參展,累計使用展位約6309個,成交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累計成交額達25.2億美元。第10屆博覽會工程機械及運輸車輛展區的重復參展率達80%,是中國國內各大專題展中重復參展率最高的一個。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則稱,基礎設施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梁,將優先支持中國與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和中國—東盟海上運作一攬子等重點合作項目,加強港口物流合作,大力發展臨港城市,形成一批港口群、產業群、城市群,形成次區域經濟合作,促進泛北部灣經濟地區發展成為太平洋西岸的經濟區。這些基礎設施的大投入和大建設,對工程機械產品需求大增。實際上,揚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成為中國各大工程機械企業挺進東盟的重要“國際路線”,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逐步把東盟作為戰略突破的重要陣地,越來越多的中國知名工程機械產品企業進駐東盟,投資建廠、設立銷售機構,逐步建立區域性的銷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