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助力中國制造企業轉型升級——與AchieveGlobal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吳政訓面對面
AchieveGlobal(以下簡稱“AG”)是一家全球的培訓咨詢公司,母公司在美國,成立于1963年。過去幾十年來,AG一直努力在幫助各個行業提升能力、尋求更好的發展,其中制造業占據了較大比重。
1993年,AG正式在中國成立辦公室。最開始是協助外資企業,幫助他們在中國本土建立組織、發展人才。后來,漸漸地開始接觸一些國內企業,幫助他們應對國際性競爭或者開拓海外市場,或者進行產業升級,助推其進一步發展。
2015年,是吳政訓加入AG公司的第9個年頭。在此之前,他曾經積累了豐富的制造業和醫療行業經驗。在“甲方變乙方”加入AG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機會幫助更多的企業和組織。
《機電商報》:請您介紹一下AG可以為中國裝備制造業提供的服務以及自身優勢。
吳政訓:我們的價值是在于幫助裝備制造業企業進入“正循環”的軌道。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三點:
第一點,AG很清楚現在國內裝備制造業或者更廣泛的工業型企業所面臨的商業課題,以及如何通過AG可落地的課件來幫助企業。舉例來講,國內制造型企業面臨著很重要的人才問題,但我們認為這不是根本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人才問題所延伸出的能不能有效地達成想要的商業結果,并將這些商業價值提供給終端客戶的問題,這才是根本。所以AG不僅僅是做培訓,我們提供給客戶的是幫助他們如何認清人才問題和商業之間的關系,認清人才培養的焦點是什么。
第二點,AG在國內有著豐富的國際型企業協作經驗,同時也幫助國內制造型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國內不管是裝備制造企業,還是加工制造企業,都面臨著附加值漸微的挑戰,如何在保證價值的同時順利實現轉型是非常關鍵的。比如,我們有一家做電動工具的國內客戶,目前正在做一個彈性調整,好讓他們的公司不只能做“少樣大量”的生產,也能夠做“多樣少量”的生產,而且不會因為生產線的更替造成生產力的損失。這就需要他們的團隊能夠有彈性地來應對市場上多變化的要求。
第三點,AG可以幫助制造型企業應對來自創新能力方面的挑戰。這跟整個商業環境也有關系,過去中國制造的確帶來很多的價值,可是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嚴苛,現在競爭越來越白熱化,所以企業應當找到更多的附加價值來滿足客戶的要求。這個創新氛圍的營造以及員工創新能力的養成,AG是幫得上忙的。
《機電商報》:創新確實是一個重點課題,能談談AG在打造創新型企業方面的經驗么?
吳政訓:要營造創新的氛圍,鼓勵員工可以表達、愿意表達。我們比較兩種制造型企業:一種是只要有會議就是檢討質量、檢討出貨、檢討各種生產指標,員工們就低著頭,做得還可以就沒事,做得不好就要準備怎么答辯;另一種是,公司開會思索一件事,怎樣提高目前的生產效率,邀請了所有對這個問題可能有貢獻的人來參與會議,發言非常踴躍,大家都愿意積極開動腦筋來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
鼓勵開放多元的意見,是創新的源頭。但是,有了這個源頭并不等于可以實現創新,因為有“點子”不等于最終變成執行力。所以管理者要扮演一個角色,你如何把大家的“點子”一直磨合成一個真正對討論課題有價值的結論,制定出可執行的行動方案。同時,還要確保參與該項目的人都愿意卷起袖子來執行。這些小小的創新不斷累積,大的創新成果終究會水到渠成。
《機電商報》:與其他培訓機構相比,AG為客戶服務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哪里?
吳政訓:我想強調AG的理念是幫助企業對他的經營成果產生貢獻和影響。我們不是為了培養人才而培養人才,我們更關注那些在人才培養上的做法與投資是否具有可延續性,如何能夠繼續對企業的最終結果產生影響。這是我們要強調的理念和獨到的做法,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另外,AG在協助企業方面具有實務經驗。相較于其他的一些培訓機構,我想這一點有很大的差異。這些經驗包括企業服務經驗,也包括在培訓咨詢案例里累積下來的經驗。而且,AG有自己經過調研、客戶實證出來的一套又一套的方法論,這有利于我們幫助客戶更快地產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