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是怎么抓住電機能效提升這個牛鼻子的?——訪鎮江市經濟信息技術委員會主任薛峰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的發展環境,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都將提高電機能效作為重要的節能措施。鎮江市主動呼應國家及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和百姓的期待,確立了“生態領先,特色發展”的城市戰略,大力推進工業綠色轉型發展,做到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2014年,盡管鎮江市工業增加值增長了11.5%,但是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卻下降9.5%、單位GDP能耗下降7.96%,提前1年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預計2015年上半年,單位GDP能耗還將下降5%以上。為此,鎮江市也被工信部確定為東部沿海省份中唯一一個全國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
提升電機能效是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綠色制造的主要內容。基于鎮江在電機能效提升領域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鎮江市再次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電機系統節能工作試點區域,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鎮江市經濟信息技術委員會的主任薛峰,請他談一談“鎮江模式”的成功之道。
《機電商報》:鎮江是怎么抓住電機能效提升這個牛鼻子的?
薛峰:電機是工業企業用電量最大的耗電機械。2014年,鎮江工業用電量163億?kW·h,其中電機系統用電量達到114億?kW·h。如果電機系統節電20%,將節電22.8億?kW·h,減少電費支出18億元以上;減少約75萬?t標準煤消耗,推動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增幅下降4.4個百分點,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因此,抓住了電機能效提升,就是抓住了節能降耗和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的“牛鼻子”。
鎮江市工業基礎比較厚實,部分企業已經有30~40年發展的歷史,在役的電機中有一部分是屬于低效落后必須淘汰的。2013年,我們對全市工業企業電機使用情況進行了普查,需要淘汰的電機多達3000多臺,共12萬kW。為加快推動工業節能降耗,促進節能約束性目標實現,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注重抓了兩個方面:
一方面,狠抓“關鍵少數”。雖然低效電機面廣量大,但我們發現,有2/3以上集中在70家年耗能5000?t標準煤以上的重點企業。因此,我們組織力量對70家企業逐一上門診斷,逐一排定解決方案,推動低效落后電機淘汰。截至2015年6月底,我們累計已淘汰低效落后電機超過11萬kW·h,年減少用電量近1億kW·h,減少標準煤消耗約33000?t,減少電費支出7500多萬元。
另一方面,狠抓“硬性約束”。我們每年將淘汰目標分解到各轄市區、重點園區,直至每一家重點企業。同時,將淘汰目標列入全市節能目標責任考核中。在“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考核中,將低效落后電機淘汰作為重點考核項。通過強有力的督查考核,確保淘汰目標實現。
《機電商報》:我們在采訪中發現,很多專家都談到,電機節能不僅僅要看到電機這個產品,更要做好電機系統的節能工作,能談談鎮江在這個領域有何作為嗎?
薛峰:將落后電機更換為高效電機,僅能節電2%~7%,而實施整個電機系統的節能改造可以節電10%~20%。因此,在堅決淘汰落后電機的同時,我們更加注重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截至2015年6月底,鎮江市已累計完成電機系統節能改造50萬?kW以上,總投資約5億元,年節電量近7億?kW·h,節約電費超過5.2億元。
具體做法有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以“互聯網+”思維推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建設了“中國電能云”管理服務云平臺,運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實時采集用戶各種用電指標數據,通過分析診斷,為企業優化電機能效管理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實現了電能管理的“可視化、數字化、網絡化、專業化”,可以準確的發現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什么設備能耗的水平最高,可以通過數據精確的采集幫助我們精準的制定解決方案。截至6月底,“中國電能云”已上線用戶260家,監控負荷120多萬?kW,占全市工業最高負荷30%左右;監測用電量60多億?kW·h,占全市用電量的近30%。
第二,我們以國際化的經驗推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在工信部和江蘇省經信委的支持下,鎮江引進了國際著名的電機節能機構瑞士Top10節能中心(以下簡稱“Top10”),運用系統節能理念,推進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和Top10共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對20家企業進行了電機系統節能改造診斷,提出個性化電機系統節能解決方案。預計年總節電量超5000萬?kW·h,平均節電率為21.73%,生命周期內總節電量達7.5億?kW·h。
比如,我們對鎮江索爾維化學品有限公司循環冷卻水系統電機系統進行節能診斷后,專家提出了“更換高效電機、更換高效泵、增加變頻控制”組合改造方案。目前,該項目正在實施,改造完成后,預計年節電量約為19.6萬?kW·h,全生命周期節電量約為391.6萬?kW·h。
2015年,在工信部的推薦和推動下,我們又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簽訂了鎮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一期合作的項目也是電機系統節能改造,世界自然基金會將提供國際專家、合作伙伴、宣傳策略等資源支持。
第三,以市場化的方式推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我們在實踐當中感到,開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資金短缺也是一個大的難題。為此,我們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合同管理的實施意見》,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支持,倡導“你節能、我投資、效益共享”的節能改造模式。目前,全市電機系統節能改造項目有70%以上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比如,江蘇鶴林水泥有限公司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先后實施了風機串接調速、風機高壓變頻器和循環水泵BDEL型流體增壓裝置節能技術改造,總投資3560萬元,改造后負荷下降6000?kW,年節電量4200萬?kW·h,節約能源消耗7623?t標煤,減少電費支出2310萬元。2014年,江蘇索普集團還與7家節能服務公司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9個節能改造項目,年節電量達到3203萬?kW·h,節約電費2081萬元。這些項目,節能服務公司共投資約5800萬元,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財務成本。
《機電商報》:電機系統節能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利企業的好事,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這項工作的推進阻力也很大,能談談鎮江在這方面有什么經驗嗎?
薛峰:電機能效提升工作的阻力和難度確實很大。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總結,這項工作需要政府、社會、企業、節能服務機構和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來共同創造電機能效提升的良好環境。為此鎮江也做了不少工作。
一是優化政策環境。我們出臺了《鎮江市2015-2016年電機能效提升工作的意見》,設立了“電機系統節能技術改造”專項扶持資金,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2015年,我市首次安排了總額為300萬元的“電機系統節能技術改造”專項扶持資金,規定凡年節電量達50萬?kW·h以上的項目都可申請財政資金扶持。同時,我們積極幫助企業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嚴格落實國家高效電機推廣補貼政策,對購買推廣目錄內高效電機的企業,按照標準及時兌現補貼資金。
二是優化融資環境。我們主動與金融機構對接,創新金融服務產品。由政府提供1000萬元的風險補償資金,撬動1億元的“綠色節能貸”。節能服務公司以其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的收益權作為質押共同擔保,金融機構向節能服務公司發放用于電機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同時,我們在江蘇省經信委的指導之下還全面推動節能量交易,積極嘗試推動金融機構設立以節能量為質押的貸款、債券,充分發揮節能量的資產效應。
三是優化法制環境。一方面我們開展了低效電機淘汰專項監察。對工作措施不力、未及時淘汰低效電機的企業,取消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及評先評優資格,并嚴格執行差別化電價或懲罰性電價等處罰政策。2013年以來,鎮江共有17家企業被執行差別化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比如某水泥企業在去年11月份節能監察時,發現有12臺需要淘汰的Y型小型電機,節能監察部門通知將實行懲罰性電價,每?kW·h加價0.3元。雖然電機功率較小,但引起了企業的高度重視,去年12月,這家企業將12臺Y型的電機全部淘汰,購進了12臺能效2級以上的YE3電動機進行更換,效率提高5%。另一方面,我們將電機能效等級納入固定資產節能評估和審查內容。規定新建高耗能項目用能設備必須達到一級能效標準,其他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必須選用能效二級以上電機等用能設備。并在項目竣工節能監察中重點監察企業電機能效等級,使用未達到能效等級要求電機的項目一律不予接電,必須整改到位申請通過節能竣工監察才能接電生產。
四是優化輿論環境。我們通過現場推進會、企業宣講會、專業培訓、發放電機能效提升工作手冊等多種方式,增強企業的電機系統節能意識。特別是在節能宣傳周期間,我們采取了召開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廣會、電機診斷專家行、新聞媒體宣傳等綜合措施,進一步濃厚了工業綠色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