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官員解讀《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為了激發榜樣的作用,工信部于今年4月發布《關于印發〈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工作。
此次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是:到2025年,總結提升2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鞏固和提升企業全球市場地位,技術水平進一步躍升,經營業績持續提升;發現和培育600家有潛力成長為單項冠軍的企業,支持企業培育成長為單項冠軍企業,總結推廣一批企業創新發展的成功經驗和發展模式,引領和帶動更多的企業走“專特優精”的單項冠軍發展道路。
針對上述政策,在近日召開的2016全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上,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許科敏從政策的背景意義、主要內容、相關工作進展等方面進行了解讀。
許科敏將《實施方案》出臺的意義總結為“五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優化我國產業組織結構,有利于突破制造業關鍵重點領域,有利于樹立中國制造新形象,有利于企業穩增長防風險,有利于擴大出口。
所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
“具體包含兩方面內涵,‘單項’是指企業必須專注于目標市場,長期在相關領域精耕細作;‘冠軍’則要求企業應在相關細分領域中擁有冠軍級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實力。”許科敏解讀道。
在我國提出“單項冠軍”的概念之前,德國著名管理思想家、《隱形冠軍》作者赫爾曼·西蒙曾提出過“隱形冠軍”的概念,主要針對產品占據國際市場份額前三或本大洲第一、收入規模不一定很大、不為一般社會公眾所熟知的企業。
提到“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這兩種提法,許科敏認為,“雖然概念類似,但也有所不同。”強調“單項”,目的是引導企業樹立“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精神,而西蒙強調“隱形”,主要是反映這類企業多是以做中間產品為主,且體現了德國這類企業較少利用資本市場的特點。之所以我國不強調“隱形”,也是為了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同時不將產品領域局限在中間產品領域。
許科敏總結,《實施方案》從9個方面明確了成為單項冠軍企業的條件,包括聚焦有限目標市場、主營產品市場占有率達標、持續創新能力強、經營業績優、長期專注主營產品、符合制造業重點發展方向、重視品牌培育、環保能耗達標和管理制度規范。
為體現培育和提升相結合的原則,上榜企業還被分為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培育企業兩類。與示范企業相比,培育企業的相關要求有所放寬。
在體現“單項”方面,長期聚焦有限的目標市場是一項核心內容。具體要求是:對于示范企業,要求特定細分產品收入占企業全部收入的比重應在70%以上(特定細分產品最好為1項,如1項達不到占比要求,可增加1項直接相關的產品計算收入占比),且原則上從事該領域的時間要達到10年或以上;對于培育企業,特定細分產品收入占比放寬至50%以上,從業時間放寬至3年或以上。
在體現“冠軍”方面,在從事的細分產品領域擁有市場領導和技術領先地位是最重要的一點。具體要求是:對于示范企業,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應位居全球前3位,生產技術、工藝國際領先,產品質量精良,持續創新能力強;對于培育企業,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應位居全球前5位或國內前2位,生產技術、工藝國內領先,產品質量高,創新能力較強。
許科敏還表示,從國內外相關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看,一般來說,單項冠軍企業經營績效水平都相對較高。對于示范企業,利潤率應超過同期同行業企業的總體水平;對于培育企業,利潤水平應高于同期一般制造企業的水平。
“為體現《中國制造2025》導向,與我部相關工作結合,對于符合工業強基工程等重點方向,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對公告為我部工業品牌建設和培育示范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他補充道。
根據《實施方案》,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自愿申請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或單項冠軍培育企業。自今年5月《關于組織推薦2016年度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的通知》下發以來,工信部已經收到了千余家企業申報。“目前,專家已完成初步論證,有關協會進行了復核,正在征求有關方面意見,下一步擬上網公示。”許科敏透露。
在專家論證的過程中,一些問題顯現出來,如人為劃小細分產品領域、產品市場占有率數據不夠權威等。“原則上,要按《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8位代碼類別及以上確定,不能歸入的,要考慮產品的生產經營條件、用途等因素確定,對用途類似、功能替代性強的歸為一類。此外,產品市場占有率要盡量采用權威第三方機構數據和證明材料。”他舉例道。
談到下一步工作,許科敏表示,要認真總結今年企業論證工作,優化工作細則和流程,組織做好2017年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論證、公告工作。同時,做好對2016年公告企業的指導、跟蹤和服務,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推廣企業成功經驗。
- 10-17工信部:電力等16行業均..
- 05-12工信部部長苗圩先生親臨..
- 03-29工信部發文力挺船舶配套..
- 03-08工信部官員:內需已成為..
- 03-08工信部狠抓工業質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