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物聯網步入“快車道” 中國將面臨六大挑戰

日期:2017/01/09   來源:機電商報   作者:何 珺
  摘要:物聯網將為經濟增長、產業投資、信息消費這三個方面帶來新空間。未來5年,物聯網產業整體發展形勢樂觀。


“全球物聯網應用增長態勢明顯,萬物互聯時代開啟,將為信息產業發展開辟新空間。”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在其召開的“ICT深度觀察大型報告會暨白皮書發布會”上發布了《物聯網白皮書(2016)》(以下簡稱“白皮書”)。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主任工程師羅松在會上表示,物聯網將為經濟增長、產業投資、信息消費這三個方面帶來新空間。未來五年,物聯網產業整體發展形勢樂觀。

他還提醒,中國物聯網產業將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包括深度應用障礙、安全問題突出、國際競爭激烈等。

全球發展迅速

據業界預測,到2018年,全球車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歐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2018年全球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廠相關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美元;截至2020年,全世界智慧城市總投資將達到1200億美元。

“對于下一個五年物聯網的發展情況,總體來看,還是很樂觀的。”羅松表示,物聯網將為經濟增長、產業投資、信息消費這三個方面帶來新空間。

其一,物聯網發展極大地刺激了5G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活力,帶動智能制造、車聯網、新材料等行業交叉融合創新,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其二,進一步帶動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能源、交通等重要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其三,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新產品不斷涌現,不斷刺激新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消費需求,開辟制造業發展新空間。

白皮書指出,從發展條件上看,技術進步和產業的逐步成熟將推動物聯網進入發展新階段。相比十年前,處理器價格下降了98%,傳感器價格下降了54%,帶寬價格下降了97%。而在硬件部署成本下降的同時,大數據整體技術體系初步形成,信息提取、知識表現、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和應用技術發展迅速。

談到近期的發展驅動力,羅松表示,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和規模化消費市場興起將推動物聯網的突破創新和加速推廣。

“各國政府都意圖搶抓發展先機,塑造物聯網國際競爭優勢。”他舉例道,美國重申物聯網發展戰略,重點在智能制造、車聯網等行業推動關鍵核心能力建設和發展;歐盟則力圖采用通過構建和提高外部生態環境來間接作用于行業整體的策略,以此推動物聯網發展。

關鍵環節有進展

羅松特別分析了物聯網關鍵環節的幾個重大進展。

在物聯網平臺方面,產業界普遍看好其價值,但功能和服務模式還有待不斷完善。截止到2016年6月,知名物聯網平臺數量已經超過360個,其中約70%的平臺于2013年之后新增。業界估算,物聯網平臺營收規模將保持33%的增速,至2020年將增至16億美元。

“早期的平臺服務商主要面向單層功能構建獨立平臺,當下巨頭企業則側重于呈現平臺的全功能化、一體化。”白皮書分析。

在物聯網傳感器方面,企業將圍繞傳感器價值提升持續創新。從簡單功能的分立器件開始,傳感器將不斷向高精度,自帶數據處理算法模型的智能化、系統化發展。

在物聯網芯片方面,主要包括MCU、RFIC、Sensor三大類。其中,MCU出貨量快速增長,32位MCU市場占比超過一半,加速成為市場主流。此外,高集成、低功率、微型化、多功能成為MCU未來演進的趨勢。

在基礎共性環節,包括三個部分,物聯網標準、開元模式和知識產權。“物聯網標準的混亂局面為開源軟件的發展創造了空間,開源軟件也成為標準落地、構建和擴大生態、增加企業影響力的重要手段。”羅松說。

此外,新興技術領域的興起和競爭,使得物聯網開啟專利聚合的新時代。物聯網專利涵蓋了最重要的技術領域,包括連接技術平臺技術、操作系統技術等。

面臨六大挑戰

談到我國物聯網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羅松分析,主要來自六個方面。

一是應用向高端智能化的升級,將進一步放大我國傳感器產業基礎能力薄弱的短板;二是在行業中的深度應用面臨諸多障礙,大規模示范應用的推進方式需進一步探索;三是以平臺為核心構建產業生態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國際競爭;四是標準在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方面的作用不突出,對行業發展的引領性仍需加強;五是邊緣計算的興起帶來新產業機遇,需進一步加強前瞻性布局;六是物聯網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安全保障能力亟需提升。

白皮書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指出了九個方向,包括車聯網、能源抄表、穿戴設備、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

“首先要補短板,包括多方式技術攻關,提升智能化水平等;其次要建生態,牽住平臺這個‘牛鼻子’,垂直一體化布局,建立互促發展機制;第三,促協同,包括跨環節的標準制定、軟硬協同和云端協同等。”白皮書給出了上述三條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