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中國信通院: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日期:2017/02/22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表示,應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業態,尤其是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融合最深入、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網絡信息技術,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全球經濟復蘇步履艱難,我國經濟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而經濟增速趨緩,其根本原因在于新舊動能出現斷檔,舊動能消退,新動能不足。

針對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院長劉多表示,應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業態,尤其是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融合最深入、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網絡信息技術,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

“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業態,尤其是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融合最深入、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網絡信息技術,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既是主動順應變革的時代要求,也是實現動能轉換的有效途徑?!眲⒍嗾f。

近年來,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網絡信息技術為核心、以互聯網為依托的信息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以浙江省為例,其已將網絡信息技術產業列為大力發展的七大萬億級產業之首。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以網絡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為主要內容的信息經濟占GDP的比重已從2002年的10.3%提升至2015年的27.5%,14年間增長了17.2個百分點,信息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加強。

而且,經濟結構性矛盾要求我國兼顧供給和需求,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網絡信息技術能夠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促進需求全面升級,實現供需關系新的動態平衡。

例如,在制造領域,青島紅領集團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依托,以需求為中心進行組織再造,實現了產品零庫存。在服務領域,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滿足了人數眾多、額度較小、個性充分的小微客戶的理財“長尾”需求。

在經濟結構升級方面,網絡信息技術也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優化企業結構,比如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通過打造在線供應鏈協同平臺,縮短了企業采購下單業務流程80%的時間,協同效率提高了30%;二是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從價值鏈的中低端邁向中高端;三是優化區域經濟結構,減少各省宏觀經濟發展差距,如我國中、西部地區信息經濟占GDP比重與增速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81,說明對這兩個地區而言,信息經濟占比較低的地區增速更快。

此外,網絡信息技術還將帶來就業結構的優化。在促進中高技能就業需求方面,BCG研究表明,未來10年機器人和計算機應用將減少61萬個裝配和生產類崗位,并新增96萬個IT和數據分析類新崗位?!拔覀兊难芯勘砻?,由于新技術的應用,2015年工業領域對低技術崗位需求減少約700萬的同時,新增崗位需求769萬,綜合就業效應為正。”劉多表示。

在催生分散就業模式方面,網絡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全時雇傭”關系,實現從全日制、集中式向分散式就業模式轉變。如京東眾包將廣場舞大媽、合作實體店員工等約40萬人發展為兼職快遞人員,承擔其85%的京東到家生鮮包裹配送服務。

在各領域應用進展良好

“基于信息網絡的新興業態快速崛起,傳統產業升級加速,網絡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應用取得良好進展?!眲⒍嗫偨Y,我國利用網絡信息等新技術提升傳統動能的水平穩步推進,但仍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傳統產業分工不斷精準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為轉型升級開辟多樣化路徑,全新專業化分工與網絡協同不斷涌現。具體體現為:智能化生產成為重要發展方向、網絡化協同模式豐富多樣、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初步開展。

其次,傳統流通渠道日趨多樣化。流通領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不斷降低交易費用和運營成本,大幅減少信息不對稱、信息費用和資產專用性。交易費用降低使得經濟主體間連接成本極低化,不斷催生新的流通渠道。

2015年我國網絡零售額達3.9萬億元,估測其中新增消費近2.3萬億元??缇畴娚?、農村電商成為帶動消費的新亮點。在生產流通領域,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B2B型線上交易渠道的份額從2000年的不足5%上升到2015年的30%左右。

再者,傳統產業組織加速平臺化。網絡信息技術使經濟主體間連接更加廣泛與密切,網絡外部性隨著連接主體的增加呈現出幾何倍數增長,平臺型產業組織快速發展壯大。

一方面,傳統大企業憑借在技術積累、產業鏈地位、關鍵資源掌控能力等方面的引領優勢,積極開展平臺化轉型,取得良好成果。比如航天云網依托航天科工科研創新和生產制造資源,整合廣泛社會資源,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成立僅一年,注冊用戶超過12.1萬戶,成交額達25億元。

另一方面,依托網絡信息技術,一批“雙創”支撐平臺快速成長,為第三方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鏈接數據、用戶、資金、技術等資源的服務,助力創業創新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

此外,資源分享范圍逐步泛在化。網絡信息技術促使生產資源在更大程度和更廣范圍內實現分離和再組合,催生分享經濟爆發式增長。

一是分享經濟在服務領域蓬勃發展,如摩拜單車出行、貨滿滿物流撮合等平臺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二是分享經濟模式加速向生產領域延伸,沈陽“i5機床”實現“0元購機、在線交付”,用戶可以按照i5機床加工零部件的品種、數量、加工時間進行付費,購買臨時定量加工能力,滿足生產需求。

劉多表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的趨勢正在成為發展新經濟、打造“雙引擎”、培育新動能的中堅力量。但在此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相對困難,融合過程中出現結構性失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不規范以及與現有管理體制不相適應等問題。

保障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此次發布的《意見》指出,要創新新技術新業態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的模式。加快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傳統產業要以滿足需求為最終目的,優化供給為主攻方向,深化改革為根本途徑,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轉換升級發展動能,形成新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格局。

“深化網絡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打造轉型發展新供給,可從兩方面著手。”劉多分析,一方面是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因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另一方面,還要推進“互聯網+”向各領域融合滲透,包括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培植基于互聯網的餐飲、娛樂、家政、旅游、金融、醫療健康、文化教育等新業態,推動分享經濟向大眾消費、生產制造、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滲透等。

劉多特別強調,要強化動能轉換政策扶持,創造健康發展新環境。

一是做好技術改造支持。圍繞《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實施,把傳統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技術創新、智能制造、綠色改造結合起來,把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與工業互聯網、“雙創”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強化資金統籌和引導,探索加快兩化深度融合的新型科技、財稅、金融等政策儲備。

二是做好風險防范。充分預判網絡信息技術融合創新中產生的模式替代、就業轉移等效應,以及可能由此帶來的新舊模式惡性競爭、結構性失業加劇、侵犯消費者權益等新問題,建立產業風險監測體系和評估機制,及時采取相應治理措施,著力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三是做好政策兜底。優先解決產業轉型過程中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對失業人員實施轉業轉崗培訓,增強再就業和職業轉換能力,利用各類創業培訓資源,建立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完善失業保險與再就業聯動機制。重點針對再就業人員,積極完善各類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和管理措施。(夏小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