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談經濟開局 回暖具有可持續性

日期:2017/05/17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該如何看待一季度的經濟指標,中國經濟增長重回投資拉動的老路了嗎?此輪回暖可持續嗎?經濟運行還有哪些風險點?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給出了答案。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主要指標均好于預期。然而,市場上對于中國經濟走勢的判斷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

積極樂觀派認為,始自2016年一季度的經濟回暖,標志著中國經濟筑底成功。悲觀質疑派則認為,此輪經濟回暖完全是由基建投資和貨幣超發支撐,難以持續,中國經濟增速還將進一步下探。

該如何看待一季度的經濟指標,中國經濟增長重回投資拉動的老路了嗎?此輪回暖可持續嗎?經濟運行還有哪些風險點?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給出了答案。

消費是“第一動力”

寧吉喆將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的原因歸納為三點。首先,得益于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其次,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有效改善了國內的供求關系;最后,得益于各類市場主體的迎難求進,企業瞄準國內外市場變化,加快自主發展。

他介紹,去產能方面,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個百分點,而且,今年去產能任務已經分解下去,各地積極性很高。去杠桿方面,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降成本方面,前兩月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的成本同比減少0.28元。補短板方面,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等領域的投資都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亮相后,有輿論稱,中國經濟重新走上了依靠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拉動的老路。對此,寧吉喆強調“我們不希望走老路,也沒有走老路,消費繼續保持我國經濟增長第一動力的地位”。

他將消費、投資、出口對經濟的貢獻進行了對比。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6.9%的增速,其中95.8%靠內需,4.2%靠外需。雖然一季度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負轉正,但貢獻率還有待提高。

在內需方面,消費支撐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在增強。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7.2%,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個百分點,高于同期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58.6個百分點。所以說,在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最終消費支出增長較快,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最高。

那么,為什么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是靠投資呢?寧吉喆答道,因為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確實在回升,增速比今年1—2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高位運行,同比增長23.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9個百分點,但這主要是補短板的因素促成的。

向好態勢可持續

去年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逐步回暖,分別實現了6.7%、6.8%、6.9%的增長。關于這種回暖能否持續,寧吉喆的判斷是,從發展趨勢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在加強,回暖是具有可持續性的。

首先,中國經濟發展延續了去年三季度以來穩中向好的態勢。去年三四季度以來,工業生產領域PPI由負轉正,市場供求關系持續改善。

其次,國際市場的恢復有一定基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有所回暖。

再者,從國內生產角度看,我國農業發展基礎較為穩固;第二產業在“三去一降一補”、振興實體經濟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進下,增長也具有可持續性;服務業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較快增長,堪稱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最后,從國內需求角度看,中國人口眾多,區域、城鄉、行業發展不均衡不協調的地方還有很多,市場潛力巨大。一旦需求釋放,增長態勢輕易不會改變。

“因此,無論從國內市場供求看,還是從國際市場態勢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都具有持續性、穩定性?!彼诹信e了上述因素后如是總結。

在肯定經濟態勢穩中向好的同時,寧吉喆也指出,我們既要看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區域結構和產業結構都在改善,房地產和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同時,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結構性矛盾是長期積累形成的,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解決。

例如,盡管工業產能利用率提高了,但鋼鐵、煤炭以及煤電等行業供大于求的矛盾沒有根本解決,去產能、調結構仍然任重道遠。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是宏觀杠桿率較前幾年還是略有上升,不排除某些風險點依然存在。

“中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凸顯,在一些領域、地區、行業仍是比較突出的,分化狀況不能忽視,結構調整任重道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艱巨?!睂幖獑幢硎?。

新動能加快成長

適應經濟新常態,有賴于新舊動能的平穩轉化。談到新動能培育,寧吉喆表示,一季度延續了新動能加快成長的態勢。

先看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三個代表新動能的產業,支撐作用明顯。一季度,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和13.4%,增速分別高于整個規模以上工業5.2和6.6個百分點。同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3.5個百分點。即便在傳統產業內部,新產品、新服務的脫穎而出,例如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共享單車,也推動了工業在轉型升級中加快增長。

再看服務業,傳統服務業里孕育出大量新服務、新業態,平臺經濟、分享經濟、數字經濟都呈現出爆發性增長,一季度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高達57.0%,比上年同期提高21.0個百分點。新業態的發展還帶動了快遞等行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就業。

寧吉喆說,盡管新產業、新業態在規模上尚難以和傳統產業等量齊觀,但其快速增長的勢頭表明,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雙創”的引領下,經濟新動能正在迅速積聚,并成為經濟增長和提質增效的重要力量。一季度,百元固定資產投資帶來的GDP為19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元,勞動生產率也同比增長6.7%。

“所以,我堅信,新動能的加快成長與舊動能的改造提升共同發力,將促進中國繼續保持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彼f。(何  珺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