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
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
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他還表示,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
四年建設成果豐碩
2013年秋天,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四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這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的4年。習近平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中國同有關國家協調政策,包括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提出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間走廊”、蒙古提出的“發展之路”、越南提出的“兩廊一圈”、英國提出的“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波蘭提出的“琥珀之路”等。中國同老撾、柬埔寨、緬甸、匈牙利等國的規劃對接工作也全面展開。中國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
這是設施聯通不斷加強的4年。“道路通,百業興。”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到,中國和相關國家一道共同加速推進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等項目,建設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規劃實施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托,一個復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
這是貿易暢通不斷提升的4年。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大力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據了解,僅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農產品到達中國市場的通關時間就縮短了90%。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這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的4年。習近平表示,融資瓶頸是實現互聯互通的突出挑戰。中國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投資達40億美元,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這些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層次清晰、初具規模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
這是民心相通不斷促進的4年。中國政府每年向相關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地方政府也設立了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鼓勵國際文教交流。
“豐碩的成果表明,‘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習近平總結道。
5月14—15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新增1000億元絲路基金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國發展正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持續發展,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已經同很多國家達成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協議,其中既包括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源等硬件聯通項目,也包括通信、海關、檢驗檢疫等軟件聯通項目,還包括經貿、產業、電子商務、海洋和綠色經濟等多領域的合作規劃和具體項目。“我們將推動這些合作項目早日啟動、早見成效。”習近平說。
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透露,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于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據介紹,2014年中國出資成立絲路基金,這是利用中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對國際投融資模式進行的重要探索。自成立以來,絲路基金依照“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理念,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原則,不斷推進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項目上的合作。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絲路基金已簽約15個項目,承諾投資金額累計約60億美元,投資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的俄、蒙、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北非及歐洲等地區。此外,絲路基金還單獨出資20億美元設立了中哈產能合作基金。
易綱認為,在現階段擴大絲路基金規模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在前期投資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帶一路”沿線的資金需求是非常龐大的,絲路基金在前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項目儲備,未來對資金支持也存在大量需求,對絲路基金增資有助于發揮其運作模式較為靈活高效的優勢,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另一方面,更充足的資金也有助于絲路基金進一步發揮其杠桿撬動作用,更好地調動沿線國家資源和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成果。
“當然,增資后的絲路基金仍將按照市場化的運作原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易綱強調,絲路基金是一個投資基金,我們對“一帶一路”項目進行投資,不是進行單向的資金支持或單方面讓利,我們的投資是有商業回報的,也是可持續的。
除了資金支持,習近平還指出,中國愿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中國還將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建設更多民生項目;中國將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續聯絡機制,成立“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等。
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植根于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伙伴。(何 珺)
- 04-24發改委:“一帶一路”建..
- 12-05新能源乘上“一帶一路”..
- 10-24EPC行業領袖齊聚“一帶..
- 09-12“一帶一路”海格同行 ..
- 09-06東博會舉辦地廣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