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無人機監管升級 行業降溫

日期:2017/06/05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隨著民航局對民用無人機行業監管的升級,6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無人機實名制。這是否意味著,無人機行業“野蠻生長”的時期就此結束?

在技術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近年來無人機行業經歷了“井噴式”發展,應用日趨廣泛。與此同時,“黑飛擾航”事件屢禁不止,給民航正常運行和社會安全帶來威脅。

隨著民航局對民用無人機行業監管的升級,6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無人機實名制。這是否意味著,無人機行業“野蠻生長”的時期就此結束?

中國民航局日前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自6月1日起,250克(含)以上民用無人機的擁有者須按要求進行實名登記注冊。8月31日后如果仍未注冊,其行為將被視為非法,無人機的使用也將受影響。

民用無人機的登記注冊制度是國際上普遍采取的一種管理方式,是無人機管理的基礎。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的開發并上線運行。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分會副總干事孫衛國介紹,無人機實名制登記是國際通行措施,如美國于2015年底開始無人機實名制登記,現注冊用戶約77萬人,沒有實名制登記將受到處罰。

監管升級的背后是無人機銷售數量的幾何式增長,以及頻頻發生的無人機違規飛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操控的日趨簡單,無人機已在文化、警用、氣象、農林,甚至勘探等民用領域大展身手,應用極為廣泛。

據EVTank統計,2014年全球無人機銷量約為39萬架,其中民用無人機占96%。2014年中國無人機銷量約2萬架,其中民用無人機占98.6%。2014年中國民用無人機銷售規模達到40億元。

對于未來的市場規模,幾家機構分別給出了不同的預測數據。易觀智庫預計,2018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品銷售市場規模將達到110.9億元。海鷹資訊預計,2018年這一數據將達到17.9億美元。

然而,由于我國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行業政策、標準及法規仍不健全,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無人機的“闖禍記錄”也在不斷更新。

據民航局方面介紹,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發生12起無人機違法違規運行威脅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調整、避讓、備降、延誤。

5月12日晚,重慶機場遭遇無人機干擾,持續時間長達近4個小時,造成重慶機場40余個航班備降,60余個航班取消,140余個航班延誤,上萬旅客出行受到影響。

無人機干擾正常航班,不僅造成旅客時間延誤,對航空公司在經濟上造成損失,更重要的是嚴重威脅航班安全。機場一旦發現無人機等航空器靠近飛機,會緊急采取措施,在確保安全后,航班才能恢復正常起降。

對此,民航局空管辦副主任張瑞慶表示,有關部門將逐步規范無人機開展商業運營的市場秩序。民航局正在制定使用無人機開展通用航空經營活動的準入管理規定,針對發展特點和需求,擬將農林噴灑、空中拍照、航空攝影和執照培訓四類主要經營項目列為許可對象,同時配套開發無人機準入和經營活動監管平臺。

同時,有關部門還將開展無人機專項整治工作。根據國家空管委的要求,民航局已經召開了全行業電視電話會議,專題布置無人機專項整治任務,將發揮部門聯動機制的優勢,配合地方政府、公安等部門建立無人機違法違規飛行的聯防聯控機制,落實好民航對民用無人機管理的各項職責,綜合施策確保民航飛行安全。

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是否意味著,無人機行業的拐點已經到來?哈工大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孫明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監管措施的出臺,對于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是有影響的,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

因為使用簡單、價格不高,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用于娛樂和航拍,但是監管政策的導向可能會使得這部分玩家退出市場。“玩無人機還要上升到法律層面,這些人可能就不玩了。”孫明健說。

此前有消息顯示,在5月中旬召開的關于無人機規范管理會議上,無人機明星企業大疆創新副總裁邵建伙表示,如果相關部門對“黑飛”的監管,對大疆公司的發展造成超乎預期的影響,公司可能會放棄中國的市場。隨后,“大疆將退出中國市場”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

在5月23日的媒體通氣會上,邵建伙否認了這一傳聞。但大疆方面也坦承,最近這段時間,大疆國內銷量的確是有小幅下滑。“不過,好的影響肯定多于不好的影響,大疆還是歡迎和肯定監管的。”大疆方面表示。

事實上,在經歷了大量資本一擁而入的發展之后,無人機這一炙手可熱的行業已經開始逐漸降溫,從行業投融資情況便可見一斑。

根據畢馬威和CB Insights共同發布的Venture Pulse風投報告,全球無人機行業在2016年第三季度獲得了13筆共計5500萬美元的融資;相比2015年第三季度共有12家無人機相關企業獲得1.34億美元的投資,資金規模大幅下降了59%。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消費級無人機的高速發展期已過,市場趨于飽和。接下來,只有開發出新的市場需求,才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但在技術創新方面,短期內很難看到較大的突破。(夏小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