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儲能累計裝機將達44吉瓦
近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對外發布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7》(以下簡稱《白皮書》),對2016年全球和中國儲能項目、市場、廠商、技術、政策的動態進行了梳理與更新,并對國內外儲能市場發展進行了預測與展望。
據CNESA項目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球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168.7吉瓦,同比增長2.4%。其中電化學儲能項目的累計裝機規模達1769.9兆瓦,同比增長56%。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的累計裝機規模保持穩步增長,近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2012—2016年)達32%。
《白皮書》透露,2016年全球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638.5兆瓦,同比增長87%。從應用分布來看,輔助服務是2016年全球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應用規模最大的領域,達282.7兆瓦,占比44%。從技術分布來看,鋰離子電池是2016年全球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應用最主要的技術,達541.6兆瓦,占比85%。
中國儲能市場發展風生水起
據CNESA項目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中國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4.3吉瓦,同比增長4.7%。與全球市場類似,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所占比重最大,同比增長4.3%,化學儲能累計裝機排列第二,累計裝機規模達243.0兆瓦,同比增長72%。其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占比最大,為59%,同比增長78%。
2016年中國首個配套有熔融鹽儲熱的光熱電站在青海投運,中國大規模儲熱市場正式啟動。
《白皮書》指出,自2012年起,中國投運的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處于穩步增長階段,年復合增長率(2012—2016)達54%。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為101.4兆瓦,同比增長299%。2016年新增規劃、在建中的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為845.6兆瓦,“預計短期內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還將保持高速增長”,《白皮書》指出。
2016年,可再生能源并網仍然是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應用規模最大的領域,占比55%。從技術分布來看,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幾乎全部使用鋰離子電池和鉛蓄電池,兩類技術的新增裝機占比分別為62%和37%。
此外,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幾乎全部使用鋰離子電池和鉛蓄電池,兩類技術的新增裝機占比分別為62%和37%。而在所有儲能技術中,鋰離子電池的新增投運裝機規模的同比增速最大,為256%,從各類儲能技術的應用情況來看,鋰離子電池在可再生能源并網領域中的新增裝機占比最大,為70%;鉛蓄電池在分布式發電及微網領域的新增裝機占比最大,為69%。
這一次,CNESA以“全球儲能項目數據庫”為基礎,對儲能系統出貨企業,按照其2016年在中國市場的新增投運項目裝機規模進行排名,最后得出功率規模排在前10名的企業分別是:陽光三星、圣陽電源、科陸電子、寧德時代、欣旺達、南都電源、中天儲能、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和雙登。十家企業的裝機規模占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項目裝機總規模的98%。
同時,《白皮書》指出,目前中國排名前5位的儲能系統供應商分別為:陽光三星、圣陽電源、科陸電子、寧德時代、欣旺達,5家企業的新增投運儲能裝機總規模超過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項目裝機總規模的90%。
從排名中可以看出,2016年中國儲能市場中較為活躍的主要是鋰離子電池和鉛蓄電池的技術生產企業和系統集成商。從技術路線看,陽光三星、科陸電子、寧德時代、欣旺達的新增儲能項目主要采用鋰離子電池技術;圣陽電源的新增儲能項目主要采用鉛蓄電池技術。
中國儲能市場前景看好
可以看到,中國儲能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之勢。
《白皮書》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推動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中國在密集出臺能源發展規劃的同時,儲能也在以越來越高的頻率出現在國家能源電力發展戰略、能源技術創新、可再生能源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等領域的政策中。
2016年,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推進,配售電放開、構建靈活價格機制和輔助服務市場試點建設等為儲能打開了市場化應用的空間。儲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離不開電力市場的開放,考慮到技術成本和應用經濟性一直是制約儲能應用的主要因素之一,CNESA研究部同期發布的《儲能成本與經濟性研究》報告也追蹤并預測了主要儲能技術的成本下降趨勢,對儲能在工商業用戶側、調頻輔助服務、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輸配電等四個應用場景的經濟性分別進行了評估。
2016年國家能源局啟動《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編制工作,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牽頭,聯合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國電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所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力求剖析中國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明晰未來發展的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可以相信,隨著《指導意見》后續正式發布,必將極大鼓舞中國儲能產業從業者、助推中國儲能市場的商業化,對于中國儲能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白皮書》的編制過程中,CNESA研究部對國內儲能企業和集成商的項目規劃進行了系統調研,對中國儲能市場2017—2020年的裝機規模進行了預測。展望“十三五”,《白皮書》認為,中國儲能產業和市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能源政策支持、電改配套措施落地、可再生能源裝機及發電比例增加、儲能技術成本下降、可持續商業模式建立等因素的驅動。
《白皮書》提出,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電儲能和熱儲能技術的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44吉瓦;其中電化學儲能技術的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2吉瓦。(林 楚)
- 05-24陽光電源領跑2016年中國..
- 04-17儲能是清潔能源發展的下..
- 04-07聯方云天曾旭東:用軟件..
- 04-07儲能是清潔能源發展的下..
- 04-01引領下一代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