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要做可持續的生意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積累,客戶忠誠度的維系不僅有賴于單純的產品購買或使用,更要建立在提供良好體驗的業務之上。
達索系統近日宣布推出SOLIDWORKS 2018,這是其3D設計和工程應用產品組合的最新版本。SOLIDWORKS 2018為從設計到制造的整個過程提供一體化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讓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重新思考其制造零部件和產品的方法,以及在當今的體驗經濟中如何迅速讓創新思維市場化。
“我希望,每一個訂單不只意味著一次買賣,更是雙方合作的開始。”達索系大中華區銷售副總裁吳俊杰在SOLIDWORKS 2018發布會現場接受《機電商報》采訪表示,接下來的兩三年內,SOLIDWORKS將通過實施“三三五”計劃,重點提高續訂率。
不只是買賣
《機電商報》:2016年,SOLIDWORKS和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石”)簽署了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SOLIDWORKS不僅將向蘭石提供相關軟件、標準件庫和配件庫,還將為蘭石提供人員培訓和技術服務。在過去一年中,請問這項合作進展如何?
吳俊杰:很多企業其實并沒有真正理解何謂“長期合作”,這不是依靠買賣這種單一的形式就能實現的。可以說,我們基本擺脫了供應商的角色,成為客戶的參謀。
事實上,很多客戶都沒有得到他們應得的效益提升。有時候,因為客戶沒能及時反饋,使得我們很難了解他們的需求。所以,企業應該轉變意識,把原本站在對面的供應商拉到自己的陣營,同時把供應商的經驗帶進自己的企業。
我們和蘭石就是采用這種合作模式。比如,蘭石提出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我們就會立刻去了解問題的根本在哪里,通常會和設計或圖紙管理相關,找到癥結后,再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指標,衡量相關方面的進展。兩三年后,如果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和蘭石的合作成果,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機電商報》:如何實現您所提到的“長期合作”?
吳俊杰:我希望,我們的代理商在拿到訂單時能有這樣的意識——這不僅是一次買賣,更是雙方合作的開始。
很多競爭對手都樂于談價格、談贈送,這并不是真正地幫助客戶。我考慮的,不是價格戰,也不是要戰勝客戶、戰勝市場,而是長期的可持續的勝利。以“實現更多價值”為出發點,雖然過程比較辛苦,但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口碑是用堅持熬出來的,不是拍廣告就能得到的。有人問,為什么SOLIDWORKS很少拍廣告,我說如果每個人都拍,我不拍反而更好,反其道而行之,本身就是一個廣告。
提高續訂率
《機電商報》:接下來的發展戰略是否有所調整?
吳俊杰:未來兩三年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提高續訂率。而只有幫助客戶實現更多價值,客戶才會每年續訂。
很多人認為,續訂就是軟件升級,但我們和客戶基本不談“升級”。如果你的思路是“賣續訂”,客戶就會反問,我已經買了2017版,為什么還要買2018版?而我們認為,續訂是為了讓客戶從沒有設計平臺到有設計平臺,從個人運用到協同運用,從沒有認證到有一定比例的工程師實現認證。
《機電商報》:提高續訂率具體有哪些措施?
吳俊杰:今年起,我們推出了“三三五”計劃,具體包括兩種三年期方案和一種五年期方案。大多數客戶會選擇其中三年期的“卓越進取包”,包括線上線下的全面合作。
當然,客戶會質疑,一次簽訂長達三五年的合同是否會就此被捆綁住?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如果我們要全心全意幫助客戶在未來數年內實現長期的創新,就需要客戶從合同上給我們一個保障,我們也能給代理商一個明確的預期,這種保障是相互的。而且,如果客戶對代理商不滿意,在一年后續訂時,有權要求更換代理商。對客戶來說,他買到的相當于一種“保險”,以保證我們持續提供最優的服務。
通過“三三五”計劃,不僅能夠保護合作伙伴的經濟效益,還傳遞給客戶一種彼此監督、彼此牽制的新合作方式。這項計劃推出后,我們的代理商新招了很多工程師,為什么?因為他們能明確預計未來在售后方面需要更多投入,由此也提高了售后服務的水平。
我在中國工作了12年,一直致力于規范渠道的生態環境。過去只有廠商舍得花高薪聘請顧問,而渠道專員的收入普遍不太高,如今代理商也逐漸開始接受招聘高薪人才。渠道的服務能力提升了,我們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客戶才愿意支付更多的費用。
如果這項計劃成功,我們希望五年后能夠趕超德國、日本等地的續訂率。這些國家的創新意識很強,而且他們很重視構建良好的商業生態環境,與合作伙伴實現共贏。比如,日本企業在購買續訂時,不會想到先來中國尋個低價,再去日本壓價。
企業要創新,就必須打開這方面的思路,尊重服務商的盈利需求。我們已經從思維上啟動扭轉,希望客戶最終能看到長期合作的益處。我相信明后年,“三三五”計劃能有好的數據分享給大家。
調整人員架構
《機電商報》:SOLIDWORKS在渠道方面的人員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去年從1000人增加到1300人,這一趨勢是否還會持續?
吳俊杰:今年的目標是1500人。很多人會問,招這么多人怎么養?不要擔心,但前提是渠道要規范,如果是“戰國”時期,確實很難養這么多人。
2010年的市場容量是9萬億元, 2013年增長到27萬億元。這么大的市場還養活不了2000個人嗎?我不相信,因為我們賣的東西是“創新”。市場本身很大,關鍵是怎么做。
今年招人是為了明年,必須提前規劃,因為渠道需要有時間去消化。我們會為渠道提供培訓機制,方便新聘人員能盡快上崗。按照目前的發展節奏,如果今年增加到1500人,在加上新推出的“三三五”計劃,預計明年依然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機電商報》:如何管理渠道,是否每個代理商都能銷售所有的產品?
吳俊杰:我們的渠道分成兩組,一組做教育,一組做商業。其中,商業渠道又分成兩組,一組做全產品線,另一組做分析或數據管理。
之所以分成四條產品線,是因為我們的渠道人數每年都在增加,模塊也越來愈多,而每個代理商的承受能力不同,需要有所側重。我們不希望每個代理商都掛一面大旗,什么都賣,但其實并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支撐。
從組織架構可以看出,我們對分析和數據管理的重視。代理商需要先申請,只有達到一定標準后,明年才可以賣這條產品線,否則必須多出一筆費用。制定這一制度的原因是,我們希望代理商可以認真對待這條產品線。
市場無處不在
《機電商報》:從2009年起,雖然各應用領域的市場起起伏伏,但SOLIDWORKS的銷售數據一直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這是如何做到的?
吳俊杰:企業在生意不好的時候,更要把錢花在研發上,提升研發實力。
我是在20年前踏入這個行業的,正好趕上亞洲金融危機,但我們的生意依然非常好。事實上,幾乎每次金融危機,生意都不錯,因為金融危機并不會影響所有的客戶。很多客戶是有多年積累的,不會遇到一次危機就倒了,反而會利用危機中的機會,做一些調整,比如更多投入到之前生意好的時候沒時間去做的研發工作。
對我們來說,不論經濟環境如何,行業都很精彩,永遠不缺尋求創新的客戶。只不過在環境不好的時候,我們要更加勤奮一些。我們的首要挑戰是讓企業老板了解到,分析軟件有不同的級別,SOLIDWORKS motion就是針對工程師開發的,由于性價比高、上手快,目前民企的接受程度很高。
《機電商報》:未來您比較看好哪個領域?
吳俊杰:我們一直在倡導“機電一體化”的概念。但自我從業以來,機電一體化依然沒有預想得那么普及,幫助客戶實現機電一體化,也是SOLIDWORKS的一大亮點。
目前在不少企業內部,機械和電子仍是分開的,通常由兩個同級別的人分別負責,這兩個部門會分別購買自己需要的軟件,而缺乏集成意識。在這個領域里,很少有供應商在積極推動機電一體化的工作。兩年前,我們新招的一個技術經理開始主推這項工作,效果很好,也讓我們看到了機電一體化很有市場前景。(何 珺)
- 10-13達索系統推出SOLIDWORKS..
- 10-24不打價格戰的SOLIDWORKS
- 09-29達索系統推出SOLIDWORKS..
- 09-30達索系統發布SOLIDWORKS..
- 12-14SolidWorks推出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