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梯維保人才缺口60萬 從業者素質亟待提升
作為電梯保有量、年產量、年增長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的國家,我國從事電梯安裝維修的技術人員卻明顯青黃不接、缺口巨大。并且,因為電梯維修工人不規范操作而引發電梯事故的案例時有發生,而從業者素質良莠不齊正是事故誘因之一。
11月11日,“魯班杯”全國首屆電梯安裝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在山東齊河齊魯高新區金魯班電梯培訓學校拉開帷幕。在大賽期間,中國電梯協會會長李守林表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電梯保有量預計達到560萬臺,與之相匹配的電梯維修工卻存在60萬人缺口。
電梯維修工缺口驚人
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發布的《關于2016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特種設備總量達1197.02萬臺,比2015年底上升8.81%。其中電梯493.69萬臺。
“在去年近500萬臺的基礎上,今年電梯保有量預計突破560萬。”李守林告訴《機電商報》記者,目前全球每年的電梯需求量在100萬臺左右,其中中國市場占到七成。
隨著國內電梯保有量的急速增加,電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通報》稱,2016年全國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相關事故233起。其中,電梯事故共48起,占20.6%。
在分析電梯事故原因時,《通報》指出,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原因21起;安全附件或保護裝置失靈等設備原因13起;應急救援(自救)不當導致的事故4起;兒童監護缺失及乘客自身原因導致的事故3起。由此可見,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以及設備原因,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
“提高電梯的產品質量是基礎,但后續的維保工作也非常重要,近年來不斷有電梯事故發生,這和電梯維保隊伍整體素質良莠不齊有很大關系。”山東金魯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龔建東介紹,目前國內急缺高技能高素質的電梯維保工人,而且缺乏專業的電梯維保組織機構。同時,社會對這一工種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電梯維保工普遍工資待遇不高,工作時間較長,流失率較高。
按慣例,使用正常的電梯每月至少要維保兩次,維保中對電梯的主要安全技術指標要進行檢測評估,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李守林說,我國電梯維保人員缺口極大,預計在60萬人左右。而電梯的產業特征是,終身離不了維保,不僅關乎民生,還涉及到公共安全,因此需要從業人員有高度責任感和專業素養。
據了解,由于電梯屬于特種設備,因此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的工作。但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上崗證很好考”,甚至“交錢保過”,很多持有電梯維保“上崗證”的人員,對電梯的操作技術、維保程序等內容并不能熟練掌握,由此為電梯安全運行埋下“禍根”。
人才也需供給側改革
針對電梯行業現狀,國家質檢總局提出,要扎實開展電梯安全攻堅戰,探索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機制。組織開展電梯維保標準自我聲明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活動,引導企業提供高于國家標準、技術規范的電梯維保服務。
同時,推進電梯維保改革也被國家質檢總局列入2017年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的重點之一。具體工作包括:推進電梯安全監管信息化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全覆蓋,全面實現電梯維保單位維保信息社會公示,試點按需維保和作業人員企業自我考評等。
為促進電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高行業內勞動者整體技能水平,以適應電梯行業發展對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復合技能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魯班杯”全國首屆電梯安裝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應運而生。
此次職業技能競賽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主辦,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電梯行業分中心、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人民政府、山東金魯班電梯有限公司承辦,是國家級的電梯行業大賽。
大賽主辦方表示,本屆大賽旨在解決在電梯行業存在的區域平衡和供給側的產業結構問題,賽區設置以電梯相對不發達地區為重點,帶動全國電梯行業的技能培訓發展。力求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不斷挖掘、培養電梯行業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以更好地確保電梯安全與舒適,更大程度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與之前的同類賽事相比,本屆大賽體現出較高的科技含量。比如,專家、裁判、選手可以通過微信簽到、檢錄,現場實時展示競賽過程,裁判通過平板電腦直接確定成績,現場出分并在大屏幕上展示等。
11月13日,大賽在山東齊河落下帷幕。來自全國167支代表隊,379名“電梯特工”在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個競賽項目,電梯安裝、電梯維修、自動扶梯維修和學生維修四個組別展開競爭。大賽承辦方、山東金魯班電梯培訓學校校長王克洪介紹說,綜合成績第一名的選手將優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山東金魯班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濤告訴記者,除了承辦此次大賽,該校還推出了專門針對電梯技術人才的“儲鷹計劃”。由各高校共建校校聯盟,共享師資,由金魯班電梯培訓學校為學生提供實踐場地,并100%安置就業。生源以退伍軍人為主,培訓合格后統一委派到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并置換合作企業現有人員脫崗,完成輪訓計劃。
“過去,電梯行業以制造業為主、服務業為輔,隨著電梯保有量的增加,將逐漸過渡到制造業與服務業并重,最終實現以服務業為主、制造業為輔的理想狀態,”李守林表示,“電梯行業正處在產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未來將迎來非常巨大的服務市場,希望通過競賽能營造出重視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