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成立
11月30日,2017中國礦業全產業鏈大會暨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相關委辦、國土資源部、工信部、科技部有關領導,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30多位院士,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五礦集團、中鋁集團、中國黃金集團、鞍鋼集團、紫金礦業等礦產資源開發和材料應用領域的1000多家單位、2000多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推動礦業轉型的推手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在聯盟成立大會致辭中指出,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成立,是礦業行業借鑒其他行業的實踐經驗,認真研究在新形勢、新任務下,如何進一步實施技術創新工程,推動礦業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聯盟構建,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為科技支撐礦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動作為與實際行動。
曹衛星說,新成立的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要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政策以及聯盟章程、有關辦法,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互促進的礦產資源與材科應用創新體系,加強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領域協同創新。要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指導下,本著平等、自原、互利原則,真正成為我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領域的相關機構和組織,以企業、事業、院校和科研單位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型組織;真正成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促進礦產資源產業與材料產業合作,提升聯盟單位行業競爭力,推動我國礦產資源產業與材料產業全產業鏈的整體協調發展的行業組織;成為從市場經濟需求出發,鏈接各種資源,打破各種壁壘,調動各方積極性,實現科技引領、壁壘突破、跨界聯合,推動中國礦業轉型的推手;成為聯盟成員各方合作共贏、協同創新、無縫鏈接平臺,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重要載體之一,推動我國礦產資源與材料行業發展的重要社會力量。
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在會上表示,中國礦業行業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并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已成為全球礦業中心和礦業大國,正努力向礦業強國邁進。但是,在2013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礦產品需求疲軟,礦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礦業進入寒冬期。傳統礦業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只有加大產學研合作,建設創新驅動型礦業,才能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才能突破資源、能源和環境等瓶頸制約,提高產業競爭力,才能促進我國礦業的可持續、科學發展。
打造協同創新的平臺
據了解,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是根據科技部、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的指導意見》,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指導下,由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投資集團、鞍鋼礦業集團、五礦集團、中鋁集團、中國黃金集團等50余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的。
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由專家委員會、理事會及秘書處構成。聯盟專家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的80余位院士、專家組成,由徐匡迪院長擔任名譽主任,干勇院長擔任主任;聯盟理事會由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中國鞍鋼礦業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國黃金集團、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招金集團、湖南黃金集團、北京礦業研究總院、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100余家礦業與材料行業單位組成。
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是以企業、事業、院校和科研單位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型組織,是聯盟成員各方合作共贏的協同創新、無縫鏈接平臺,是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重要載體之一。旨在旨在鏈接各種資源,打破各種壁壘,調動各方積極性,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構建產學研相互促進的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促進礦產資源產業與材料產業合作,提升聯盟單位行業競爭力,推動我國礦產資源產業與材料產業全產業鏈的產業結構優化和整體協調發展,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據介紹,下一步,聯盟將建立礦產資源與材料智庫平臺,重大項目聯合開發投資平臺,礦產資源全產業鏈大數據服務平臺,院士專家全產業鏈會診服務平臺,產品項目資金人才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綠色礦業服務平臺,“一帶一路”合作平臺。全面支撐國土資源部、科技部、工信部礦產資源與材料相關工作,積極充當政府與企業的紐帶,全面服務于聯盟成員單位,推動我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