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回應中美貿易摩擦:打貿易戰不會有贏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6日下午同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的外方代表座談。他在座談中回應了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看法。
“有人說中美兩國現在正在坐下來談,有沒有什么進展?能不能做一些評價?”在座談上,美國史帶投資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李克強答道:“近段時間,有關中美貿易糾紛、甚至要打貿易戰的說法不絕于耳。我在這里特別強調,打貿易戰不會有贏家。不僅不利于雙方,也不利于世界。”
他說,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既符合中國自身發展利益,也有利于維護自由貿易,促進全球化健康發展。
李克強表示,做貿易本來就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產生貿易摩擦在所難免,特別是中美之間貿易規模去年已經達到了5800億美元。而中美經貿規模發展到今天的體量,主要不是靠政府的力量,而是多邊貿易規則和市場的力量實現的。
“出現了貿易摩擦,政府間應該保持理性,通過談判方式和商業規則加以解決。我相信中美雙方是有智慧解決這一問題的,”他說,“中美在經貿領域幾十年來出現過這樣或那樣的風風雨雨,但是貿易額一直在增長。我們希望通過做大增量推進中美之間的貿易平衡,因為對別人關上門也就擋住了自己的路。”
李克強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正在出現向好趨勢,國際社會應共同維護以自由貿易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系,明確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做法,共同努力促進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持續復蘇。
他還表示,中國從不對任何國家追求貿易順差,因為這是難以持續的。中方希望與美方繼續保持溝通,妥善解決彼此間的貿易摩擦,最終的結果是使雙方都能受益。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希望美方企業繼續加大對中國投資。
李克強最后重申,“中國制造2025”是在開放的環境中推進的,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我們不會強制要求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歡迎更多有競爭力的國際優秀企業來華合作,同中方共創共享發展機遇。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期間,除了李克強,還有多位與會人士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發表各自的觀點。
“如果我在政府,肯定先打大豆,再打汽車,然后打飛機,我們也不會讓別人都占便宜,反正最后大家來談,實際上中國的技術方面的政策不是不可以改進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認為,目前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打響,中國商務部給出的措施還是比較溫和的。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他曾擔任財政部部長,并被認為是中國政府最敢言的改革派人士之一。
“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的角色,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價值鏈平衡方面扮演的角色,都要更好地解釋給全世界聽,以更有效的方式來反駁錯誤的信息,包括美國政府的錯誤信息。”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在論壇上就中美關系提出建議。
他舉例道,美方統計稱,2017年中美貿易逆差3752億美元,而此前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2987億美元,中國應該對此向世界作出更好的解釋。
此外,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美方近日公布301調查報告,違背國際貿易規則,不利于中方利益,不利于美方利益,不利于全球利益。中方已經做好準備,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總體穩定的大局。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溝通。(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