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中國工業領域 助力電氣產業轉型升級
——機工傳媒·國家電氣論壇暨第14屆中國電氣工業發展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2018年4月26日,由機工傳媒·電氣時代雜志社主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作為指導單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作為協辦單位,以“智能·互聯·高效·安全”為主題的“機工傳媒·國家電氣論壇暨第14屆中國電氣工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
中國電氣工業發展高峰論壇歷經十余年發展,已成為業內矚目的年度盛會。本屆論壇受到各級領導、行業專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此次,出席本屆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終身名譽會長陸燕蓀,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振巖,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國家電網科技部沈江主任,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栗延文。同時,還有外交和金融領域的特別嘉賓:中國國際友好文化節組委會執行秘書長、正和匯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崔凡迪女士,中科招商投資集團常務副總裁張小鵬,昆侖銀行庫爾勒分行行長陳彬,昆侖銀行庫爾勒分行副行長范文軒。論壇由機工傳媒·電氣時代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宗穎主持。
本屆論壇圍繞電氣領域的關鍵話題:智能、互聯、高效、安全,闡述了新時代下中國電氣工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與大家共同探索了中國電氣工業發展的新思路。來自國家電網、中國科學院等部門的相關領導、專家和代表,相關行業組織(協會、學會和商會)的領導和代表,科研院所、咨詢公司、設計院所及各大高校的專家和代表,以及ABB、菲尼克斯、西門子、德力西、正泰、霍尼韋爾、羅克韋爾、魏德米勒、維諦、研華科技和達索系統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及獲獎企業代表共計26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了圍繞“智能·互聯·高效·安全”主題的前沿技術及創新應用。此外,本屆論壇還進行了網上直播,近萬名業內專業觀眾在線觀看了大會實況。
把脈行業熱點
在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的創新驅動下,中國經濟增長不僅呈現出新的增長動力,中國企業更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講好中國電氣企業故事,將優秀企業的先進產品、技術和生產建設方案等傳播給世界,服務國際市場,將推動中國電氣企業的國際化轉型,進而帶動產業的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國家電氣論壇暨第14屆中國電氣工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中國工業領域泰斗級人物陸燕蓀部長發表的主題演講,解讀了新時代下中國電氣工業的發展方向及企業的責任和使命。國家電網科技部沈江主任為大家送出了“再電氣化——中國電力發展的深刻變革”的主題演講,對電力發展的再電氣化為做了全面分析。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與大家分享了智能工廠建設的思考與建議。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發表了題為“中國制造2025與智能制造”的主題演講。專家們的演講主題緊扣行業熱點,深度剖析產業痛點,直面轉型挑戰,與會觀眾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好評如潮。
本屆論壇得到了ABB、德力西電氣、菲尼克斯、研華科技和電能(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來自國內外的行業知名企業代表與大家分享了其創新技術以及最新應用成果。菲尼克斯電氣帶來的是“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智造觀”;施耐德電氣的演講主題是“EcoStruxure平臺助力工業智能化”;電能(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介紹了“電能認證助推電力發展”;德力西電氣解讀了“新·智·能擁抱中國智造”;達索公司分享的主題是“借力3DEXPERIENCE平臺,促進能源行業數字化智能研制轉型”。
用智慧賦能工業領域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和持續推進,中國電氣工業迎來了突破發展、跨越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等不僅成為電氣領域新的熱詞標簽,更讓發電、輸電、變電和配電直至用電整個產業鏈產生了深刻變革。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節能降耗”政策的不斷深入,更加高效、節能、安全和低噪音,且具有智能化等特質的電氣及相關產品得到廣泛推廣應用。使用“清潔”電能、保證數據和用電安全、推動能源互聯網發展等話題成為了目前電氣行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向。
宗社長介紹到,電氣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領軍企業的貢獻,只有科技進步才能推動產業發展。供給側改革、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給傳統的電工產業帶來了巨大變革。而“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以及國家加大農網改造力度等利好政策,又讓我國的電氣工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期。“我們欣喜地看到,電氣化的巨大進步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進步,同時也提升了中國工業的核心競爭力。機工傳媒·電氣時代雜志社以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電氣刊群為主體,旗下擁有《電氣時代》、《電氣應用》和《電氣工程學報》中文版,以及《中國電氣工程學報》英文版等品牌。我們始終關注電氣領域全產業鏈,從新產品、新技術到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電氣時代雜志社肩負著服務企業推動行業發展的責任和使命。在傳統媒體發生深刻變革的今天,我們也在重新思考自身作為媒體屬性的價值所在。從單一紙媒向全媒體傳播平臺,再到智庫型綜合服務平臺發展,電氣時代雜志社將匯聚全球優勢資源,升級服務能力,助力企業在新時代下開啟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論壇上,宗社長先后為大家送出了電氣時代雜志社團隊賦能中國工業領域的五個錦囊。
第一個錦囊: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新時代,首先要洞穿并立足需求點,需求在哪,我們的資源就要配置到哪。聚焦到本次論壇,今天我們聚焦電氣領域的關鍵話題:智能、互聯、高效和安全,解讀新時代下中國電氣工業發展的新挑戰、新機遇,同時為大家打開國際市場需求的‘國際瞭望’專欄隆重發布。”
第二個錦囊: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這是納蘭詞長相思中的一句,那么千帳燈下愁何事呢,必然少不了遠行的不安。隨之的第三個錦囊是:無邊光景祥云起,金穗迎來萬里霞。“對當下的解讀是,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制造2025產生的巨大機遇,我們企業無論是走出去還是立足當下首先要明確了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將通過一個什么樣的價值體去跟另一個什么樣的價值體做鏈接。在鏈接過程中,雙邊以及多邊的國際協作、行業協作將成為新常態。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活水,在當下更顯得重要。”
第四個錦囊:卷輕浪、沈沈千里。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上半句摘自周邦彥的《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下半句摘自古詩《春江花月夜》。兩句古詩的引用暗藏了演講專家沈江主任的名字,宗穎女士表示,這個錦囊的靈感來自于她對這位業內重量級人物多次接觸的感悟,理解了他惜字如金背后的專注工作,以及他對時光飛逝,只爭朝夕的解讀。
第五個錦囊: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摘自《過沙頭》(楊萬里·宋)。這首詩蘊含的哲理是實踐決定認識。聚焦中國制造2025,認知和實踐同等關鍵。面對撲面而來的智能制造熱浪,中國企業需要加快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但更要認清自己的不足,結合企業的實際來開展和實施。
電氣工業100強隆重發布
論壇期間,備受關注的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100強研究結果正式發布。獲獎企業紛紛登上主席臺領取獎牌和獎杯,并與頒獎嘉賓合影留念。隨后,“中國電氣工業競爭力10強”、“中國電氣工業創新力10強”、“中國電氣工業成長力10強”、“中國電氣工業貢獻力10強”、“中國電氣工業生產力10強”及“中國電氣工業服務力10強”獎項也新鮮出爐。
26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了圍繞“智能?互聯?高效?安全”主題的前沿技術及創新應用
機工傳媒?電氣時代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宗穎主持會議
菲尼克斯電氣副總裁繆競紅
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產品市場經理賈德勝
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產品研發部配電產品線總監王硯波
電能(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計劃經營部經理姚天一
達索公司高級戰略業務經理趙文功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100強頒獎盛典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給獲獎企業頒獎
- 04-23助力能源轉型 施耐德電..
- 04-20施耐德電氣助力南通職業..
- 01-11品質助力中國制造2025,..
- 01-09順應數字化趨勢 施耐德..
- 01-02勇摘行業明珠——天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