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工業利潤增速明顯加快
21.9%!受生產加快、價格回升、基數較低等多因素影響,我國4月工業利潤增速明顯加快。
國家統計局5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增速比1—3月加快3.4個百分點;其中,4月增長21.9%,比3月加快18.8個百分點。
分企業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的表現依然是最突出的。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70.3億元,同比增長26.2%;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3億元,增長9.6%;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919億元,增長19.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05.7億元,增長4.4%;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902.9億元,增長11.5%。
分行業看,1—4月,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848.4億元,同比增長39%;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7963.7億元,增長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1459.6億元,增長28.7%。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分析,4月工業利潤增速在3月較低水平上出現明顯回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生產銷售增長加快。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增速比3月加快1個百分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4%,增速比3月加快3個分點。
二是PPI回升。4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4%,漲幅比3月回升0.3個百分點,是在連續5個月價格上漲放緩后出現的回升;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3.7%,漲幅與3月持平。“一升一平,擴大了企業利潤空間。”何平說,“初步測算,因價格變動,利潤同比增加約849.7億元,對利潤增長的拉動作用比3月多7.1個百分點。”
三是鋼鐵、化工、汽車等行業拉動作用明顯。4月,受產品價格漲幅回升、去年利潤基數較低、生產加快、成本下降等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同比增長2.6倍,3月則增長2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6.2%,增速比3月加快41.5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2.5%,
3月則同比下降9.6%。此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利潤增長也明顯加快。“上述5個行業合計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加快13.2個百分點。”何平總結。
四是財務費用增長明顯放緩。4月,因前期匯兌損失等因素減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僅1.8%,增速比3月明顯放緩13.3個百分點。
五是利潤同期基數較低。去年4月,受價格漲幅回落、生產銷售增長放緩、成本上升等各種因素影響,利潤同比增長14%,增速比去年3月回落9.8個分點,為去年各月增速第二低點。
“在利潤快速增長的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工業實體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繼續提高。”何平強調。
首先體現在成本下降。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2.65元,同比下降0.25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52元,同比下降0.21元。
其次,杠桿率降低。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5%,同比降低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5%,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更為顯著。
再者,資金效率提高。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4天,同比減少0.5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45.5天,同比減少0.1天。
此外,盈利能力增強。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24%,同比提高0.24個百分點。(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