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如何破解電子電器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三大難題?

日期:2018/12/18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企業普遍認為綠色供應鏈建設難度大。綠色供應鏈涉及多主體、多環節,對企業管理能力和協同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調研中,多數企業反映綠色供應鏈建設難度大,即使是示范企業也不例外,另有部分企業甚至不知該從何處著手。因此,在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過程中,企業更傾向于建設綠色工廠。

為實現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電子電器行業自2017年起開展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工作。近日,賽迪智庫專家對電子電器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企業普遍認為綠色供應鏈建設難度大,其管理要求難以向更前端供應商傳遞,末端生產企業對廢棄產品的資源化利用與協同創新的責任履行不充分,從而制約了電子電器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的縱深推進。

基于此,專家提出3點建議: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建設綠色供應鏈的激勵力度;引導企業和供應商建立綠色伙伴關系;實行綠色供應鏈末端延伸責任的差別化基金征收政策。

尚存三大難題

2016年9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并于2017 年先后啟動了兩批綠色供應鏈建設示范名單推薦工作,主要集中在電子電器、汽車、機械、大型成套裝備等行業。從示范企業情況看,電子電器行業因開放程度、國際化程度較高,企業管理相對規范,企業參與熱情最高。

綠色供應鏈是將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理念貫穿于企業從產品設計到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報廢處理的全過程,促使企業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上下游供應關系。近日,賽迪智庫工業節能與環保研究所專家王煦按照電子電器行業綠色供應鏈模型分析了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同情況,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的三大難題。

首先,企業普遍認為綠色供應鏈建設難度大。綠色供應鏈涉及多主體、多環節,對企業管理能力和協同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調研中,多數企業反映綠色供應鏈建設難度大,即使是示范企業也不例外,另有部分企業甚至不知該從何處著手。因此,在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過程中,企業更傾向于建設綠色工廠。

這一現象從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申報情況可見一斑。在綠色供應鏈前后兩批建設示范名單中,入圍企業共計19家,其中電子電器企業11家,占比達58%。但與申報綠色工廠的企業相比,數量差距立見高下。綠色工廠兩批入圍企業共409家,其中電子電器企業84家,數量是入圍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的數倍。

其次,綠色供應鏈的管理要求難以向更前端供應商傳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開始實行供應商管理制度,提高供應商準入門檻。但生產企業普遍反映,對供應商的管控只能到達一級供應商,很難影響到二級供應商,更談不上繼續向更前端供應商傳遞管控。這種情形致使原本預期通過龍頭企業影響力發揮綠色供應鏈逐級傳遞作用,帶動供應鏈上更多企業綠色發展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綠色供應鏈末端生產企業對廢棄產品資源化利用與協同創新的責任履行不充分。2015年7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組織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的通知》,圍繞建立回收體系、實行資源化利用和開展協同創新等三項內容進行試點。海信、華為等15家電子電器產品知名生產企業參加了第一批試點。

2017年,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對試點一年多的工作效果作出評估。結果顯示,試點效果最明顯的是回收體系建設,已形成以舊換新、售后回收、互聯網回收、與回收商合作等幾種回收模式。但在資源化利用和協同創新方面,除了長虹等少數企業已自建廢棄產品處理企業外,大多數生產企業既沒有自建處理企業,也沒有與處理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廢棄產品資源化、無害化利用等技術的協同研發和創新環境并未形成。

打破“一強三弱”困局

王煦分析,當前電子電器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呈現出“一強三弱”的特征。“一強”是指綠色設計能力不斷強化,而“三弱”直接導致了源頭綠色設計優勢無法得到充分展現。

一是企業整合內部資源、建設綠色供應鏈的主動性弱。從外部看,綠色供應鏈建設難在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涉及到多個利益主體;從內部看,不是單個部門能獨立建設的,包括設計、采購、生產、物流、售后在內的各部門都和綠色供應鏈有交集,需在統一規劃下,充分整合企業內部資源,進行業務流程重組。

目前,雖然國家出臺了《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企業綠色采購指南(試行)》等一系列政策,引起企業對綠色供應鏈的關注,但仍未達成共識,加之政策激勵不足,企業無法在短期內獲得更強的競爭優勢和更實際的利益,因此對建設綠色供應鏈普遍持觀望態度。

二是生產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伙伴關系弱。“生產企業的管理要求最多只能傳達到一級供應商,究其原因,是由目前生產企業和供應商之間要求與被要求的關系所導致。”王煦說。

由于生產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供應商提供物料,生產企業對供應商提要求并定期對其供給能力進行評估等方面,圍繞產品提質升級的培訓、技術指導與支持等穩定綠色伙伴關系的措施尚未形成常態化,缺少更深層次的合作,生產企業的管理要求和提質升級的思路自然難以在供應鏈上逐級傳遞。

從調研情況看,只有華為等少數企業和供應商建立了研發、培訓等長效合作機制。相比之下,國外知名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互動值得我國企業學習。比如,被美國環境保護署認定為綠色供應鏈管理標兵企業的通用汽車公司,邀請供應商一起組成環境咨詢小組,討論把環境因素融入設計制造過程,促使供應鏈上的企業在原料選擇、產品設計、工藝流程優化等方面不斷提升。

三是無差別征收基金的政策致使生產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逆向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綠色供應鏈的逆向生產活動,就是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資源化再利用,即生產者延伸責任。

2011 年,我國實施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商)應履行繳納該基金的義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明確了征收標準,其中雖然提到“對采用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設計方案以及使用環保和便于回收利用材料生產的電器電子產品,可以減征基金”,但一直沒有出臺具體實施細則,從而無法調動生產企業的積極性。

資源化利用和協同創新試點效果不理想,意味著即便建設了回收體系的試點企業,產品回收率仍然很低。從已經公開的2016年4—12月數據來看,在15家參與試點的企業中,電視機的回收率最高達14.9%,電冰箱的回收率最高為25.92%,空調的回收率最高僅為2.91%,手機的回收率最高為3.08%。

基于以上分析,王煦給出3點建議: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建設綠色供應鏈的激勵力度;引導企業和供應商建立綠色伙伴關系;實行綠色供應鏈末端延伸責任的差別化基金征收政策。

“應該對現行生產企業無差別征收基金的政策進行修訂,對‘一刀切’的征收模式加以改革。”王煦建議,按照2016 年底國務院發布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建立電子電器企業生產者責任延伸評價標準,盡快出臺與評價標準掛鉤的差別化基金征收方案,加強對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施效果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生產企業應繳納的基金進行調整,通過經濟手段調動企業積極性。(王珺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