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保稅區迎來21項新措施將成為“五大中心”
以占全國1/20000的土地面積,實現了約1/6的外貿總量——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已發展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集聚區。
新年伊始,我國正式發布了《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國對新出臺的《意見》進行了解讀。
占外貿總量的1/6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進出口值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占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27.9萬億元)的16.8%,以占全國1/20000的土地面積,實現了約1/6的外貿總量。
他介紹,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作用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發揮了促外貿、引外資的先導區作用。在促外貿方面,近年來,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其進出口值占我國外貿的比重從2000年的6.47%增長到現在的16.8%,每平方千米平均進出口值超過100億元。據原國土資源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單位面積投資強度和工業產值均居我國各類開發區之首。
在引進外資方面。據統計,我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已超過1000億美元,吸引了三星、富士康、戴爾、惠普、空客和波音等世界知名生產制造企業和一大批現代物流、服務企業入駐,創造了200多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二是發揮了帶動中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的助推器作用。近年來,我國部分中西部省份外貿表現異軍突起,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揮了“小區推動大省”的特殊作用。以成都、鄭州、西安三地為例,2018年1—11月,三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值分別為481.2億美元、468.6億美元、312.2億美元,分別占同期四川、河南、陜西三省外貿總值的58.3%、61.8%、63.7%。
三是發揮了引領新業態探索創新的孵化器作用。目前,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期貨保稅交割、保稅融資租賃、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等新興貿易業態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快速發展。以飛機保稅融資租賃為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通過不斷開展業務創新,目前已成為僅次于愛爾蘭的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
四是發揮了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實驗室作用。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共有12個自貿試驗區,包含了32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已形成“先入區、后報關”“集中匯總納稅”等25項監管創新制度,并復制推廣到全國。其中“先入區、后報關”制度被第三方機構評為最重要、企業受益最廣、影響力最大的自貿試驗區改革之一。
李國說:“新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已統一命名為綜合保稅區,原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正加快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截至目前,全國共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140個,其中綜合保稅區96個。”
打造“五大中心”
“隨著綜合保稅區新的政策出臺,綜合保稅區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李解讀道,此次發布的《意見》,共提出21項具體任務舉措,著力培育綜合保稅區在產業配套、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綜合競爭新優勢,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
一是統籌兩個市場,打造加工制造中心。《意見》針對區內加工企業要求最為迫切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問題,提出賦予區內企業一般納稅人資格;允許擬入區企業進口自用機器設備等,自國務院批準設立綜合保稅區之日起即提前適用相關的免稅政策;允許區內企業承接國內委托加工業務;免除手機、汽車零部件等產品內銷環節自動進口許可證;簡化海關業務核準手續,實行企業自主備案等便利措施。
二是推動創新創業,打造研發設計中心。《意見》對研發進口貨物、物品免于提交許可證,研發消耗性材料據實核銷;鼓勵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入區發展;對研發、加工企業符合標準的直接賦予最高信用等級;簡化醫療器械進境注冊或備案手續。
三是推進貿易便利化,打造物流分撥中心。《意見》對境內入區的不涉及出口退稅等的貨物、物品實施便捷進出區管理;創新監管模式,簡化業務流程;允許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的綜合保稅區開展進口汽車保稅存儲、展示業務;優化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境外入區管理,促進文物回流。
四是延伸產業鏈條,打造檢測維修中心。支持區內開展全球維修業務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再制造業務;創新監管模式,對符合條件的人用疫苗等實施便利化查驗。
五是培育新動能新優勢,打造銷售服務中心。促進租賃業務發展,對飛機等大型設備涉及跨關區的實行海關異地委托監管;支持綜合保稅區逐步全面適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允許區內進口專業設備開展服務外包業務;支持開展鐵礦石、天然橡膠等商品期貨保稅交割業務。
此外,《意見》還提出支持綜合保稅區率先全面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中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相關的改革試點經驗。
李國表示,下一步,將聚焦“五大中心”建設,研究制定落實方案,逐項進行任務分解,統籌抓好各項任務的推進落實。(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