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卓越的技術 做最好的產品
“氣動系統在機床的整體構造中,并非核心部件,但卻至關重要。”采訪之初,費斯托(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費斯托”)機床行業大客戶經理李振環首先肯定了氣動技術在機床架構中的地位,他表示,氣動技術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廣泛地應用在機床的主運動、輔助運動、自動檢測、轉序等結構中。如今,氣動與液壓、電氣、機械相結合,已成為機床傳動與控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氣動是一個傳統的技術,原理也并不復雜——將空氣進行壓縮,由一個勢能轉變為機械能。然而,這樣看似一個簡單的物理能量變化,卻內有乾坤。
費斯托(中國)有限公司機床行業大客戶經理李振環
氣動控制也要數字化
伴隨著數控機床的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應用于機床行業的氣動技術的智能化、網絡化也就成為了必然之舉。李振環表示,對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客戶對智能化、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和服務需求越來越多,費斯托作為氣動自動化領域的領導者,正在不斷加強研發能力力求滿足客戶的需求。
那么,費斯托是如何在這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費斯托在氣動領域有著多年的實戰經驗和技術沉淀,一直致力于將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呈獻給客戶。而如今,大家都在追求數字化,對此,費斯托頗有遠見。”李振環進一步說道,傳統的氣動技術原理并不會改變,改變的是數字化。“氣就相當于一個骨架,智能化與數字化就是它的‘大腦’。”
這是費斯托的理念——用數字化來控制氣體,將更多電的特性融入到氣中。為此,2017年費斯托推出數字控制終端VTEM,而VTEM就是所謂的“大腦”。李振環強調:“VTEM應用壓電技術,通電后電壓陶瓷會隨著電壓大小而發生變形,電壓越大變形越大,反之同理。利用變形是可逆的技術特點,通過變形量控制閥的開度, VTEM 再進行定位控制,這樣漸變停止的過程能減少機床在加工中對零件的傷害,達到更高的精度。”
另外,這是首款由App 控制的氣動控制器,創造性地融合了數字化技術與氣動技術。這款數字化產品通過App 就可實現方向控制功能、應對復雜的運動任務、監控診斷系統狀態,以及降低能耗等,可替代 50 多種單個元件。
不難看出,數字化給氣動控制系統帶來的簡化,不僅僅是氣動組件種類的減少,這項革命性的氣動技術還能提高設備靈活性和能源效率,加速生產過程,從而真正實現柔性化生產,全方位降低總擁有成本。“隨著市場的推廣和認可,這款產品后續會不斷升級,開發新的模式和軟件,用戶也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在VTEM這個平臺上開發更多的應用。”李振環介紹道。
“疑難雜癥”要破解
現代機床工業的主流產品是數控機床,高速高精成為了它的代名詞。編碼器、傳感器、光柵尺、對刀儀等,這些精密器件有效保障了機床的高精度加工。而在機床加工的嚴苛復環境下,尤其是冷卻液飛濺的氛圍,要保證這些精密器件不受干擾,氣動技術功不可沒。
“氣動起源就會提供干燥空氣,將空氣中水油顆粒物質降到最低,使關鍵精密器件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李振環表示,由于氣動具有高速高效、安全、低成本、易維護等優點,在工業部門的許多領域都有它的身影。但氣動也有它的兩面性,既有優點也有缺點,而這個缺點也正是費斯托努力攻克的“高地”。
首先,機床主軸在高速加工過程中會產生極高的熱量,需要氣體來保護刀具并降低零件的溫度,耗氣量非常大。其次,無法檢測泄露源。氣動系統密封件老化、管路的機械變形等造成的泄露,雖然氣體比較安全,但會間接產生污染。另外,氣體可壓縮的優點往往伴隨著難以精確定位的缺點。“氣動工業雖然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技術,但要想更上一層樓,須得針對‘疑難雜癥’對癥下藥。”李振環坦言。
為將氣動的短板補齊,費斯托利用優勢所在將氣動節能單元形成完整解決方案,引入總線技術,將電與氣完美結合進而研發出產品FASO。“費斯托的FASO 內含智能診斷功能,利用IT 技術將數據信息上傳到工廠的管理軟件,管理者在無論何時何地可實時從手機端掌握工廠的運行狀態,隨時解決故障、泄露氣體等問題,減少故障停機時間。” 李振環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費斯托自主開發的氣隙傳感器SOPA,這款氣動傳感器是非接觸式的信號發生器,特別適用于終端位置感測和精確度比較高的位置控制。另外, SOPA 體積很小,可以被安裝在空間極其有限的地方。“SOPA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無論是在溫度范圍較大、灰塵積聚較嚴重的地方,還是嚴苛的加工環境,SOPA 也能‘安然處之’。” 李振環剖析道,組成機床的元器件很多,各部門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到一個螺絲螺母發生故障都會影響其它部門的工作。因此,氣動技術也是一樣,只有選擇合適的氣動元器件才能保證機床的正常運行。
“SOPA 能夠更好地實現實時跟蹤氣動系統的工作狀態,而讓所有氣動元件接入網絡,更早進入物聯網、跨入工業4.0,是制造業轉型的必然趨勢。”李振環最后表示,“如果只做氣源注定會被市場淘汰,所以我們要盡所能做智能化的產品,這也是費斯托未來的發展方向。”(于 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