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我國將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4月1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提出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底,我國將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征求意見稿,并于近日發布。
征求意見稿提出“兩步走”目標:到2020年底,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制度機制方面,建立監督檢查、信息共享和通報、應急處置等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制度,構建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制,制定設備、平臺、數據等至少20項亟需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探索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評估體系。技術手段方面,初步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保障平臺、基礎資源庫和安全測試驗證環境。產業發展方面,在汽車、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能源等重點領域,形成至少20個創新實用的安全產品、解決方案的試點示范,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企業。到2025年,制度機制健全完善,技術手段能力顯著提升,安全產業形成規模,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了7項主要任務,包括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責任落實、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水平、強化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手段、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公共服務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等。
以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責任落實為例,一方面,企業要依法落實主體責任,工業互聯網企業明確工業互聯網安全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建立健全重點設備裝置和系統平臺聯網前后的風險評估、安全審計等制度,建立安全事件報告和問責機制;另一方面,政府要履行監督管理責任,工信部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相關政策制定、標準研制等綜合性工作,并按照職責對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及通信等主管行業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開展行業指導、監管。
在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體系方面,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圍繞工業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風險評估、數據保護、信息共享和通報、應急處置等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建立分類分級管理機制,建立工業互聯網行業分類指導目錄、企業分級指標體系,制定工業互聯網行業企業分類分級指南,形成重點企業清單,實施差異化管理;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工業互聯網設備、控制、網絡(含標識解析系統)、平臺、數據等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究制定等。
在提升企業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水平方面,既要夯實設備和控制安全,加強工業生產設備、主機設備、智能終端設備等設備安全接入和防護,強化控制網絡協議、裝置裝備、工業軟件等安全保障,又要提升網絡設施安全,指導工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在網絡化改造及部署IPv6、應用5G的過程中,落實安全標準要求并開展安全評估,部署安全設施,提升企業內外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同時,還要強化平臺安全和加強工業App安全管理。
在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手段方面,建設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保障平臺;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基礎資源庫,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漏洞庫、惡意代碼庫等基礎資源庫;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測試驗證環境等。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提出4項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優化創新環境。三是發揮市場作用,匯聚多方力量。四是加強宣傳教育,加快人才培養。 (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