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 提出差別化改革任務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
在8月26號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總體方案》對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提出了各有側重的差別化改革試點任務,并從5個方面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
我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于2013年在上海設立,在隨后的近6年里,先后有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海南自貿試驗區陸續揭牌,形成了12個自貿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隨著國務院公布新的方案,至此,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增至18個。
此次發布的《總體方案》提出了各有側重的差別化改革試點任務。山東自貿試驗區圍繞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提出了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海洋特色產業和探索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江蘇自貿試驗區圍繞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提出了提高境外投資合作水平、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和支持制造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廣西自貿試驗區圍繞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提出了暢通國際大通道、打造對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區和打造西部陸海聯通門戶港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河北自貿試驗區圍繞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提出了支持開展國際大宗商品貿易、支持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開放發展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云南自貿試驗區圍繞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提出了創新沿邊跨境經濟合作模式和加大科技領域國際合作力度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圍繞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提出了加快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建設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交通物流樞紐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王受文指出,《總體方案》具有四大特點。其一,突出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比如,云南自貿試驗區創新沿邊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河北自貿試驗區探索建立數字化貿易監管模式。
其二,突出擴大開放。立足各自區位優勢,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更好服務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比如,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大對俄羅斯合作;河北自貿試驗區支持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開放發展。
其三,突出引領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戰略疊加優勢,聚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比如,江蘇自貿試驗區推動科技與產業融合,促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等產業創新發展。
其四,突出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進一步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充分利用各地資源稟賦優勢與區位優勢,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東北振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針對這一要求,王受文強調,《總體方案》主要在5個方面對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
第一,聚焦貿易便利化。比如,云南方案提出實施“一口岸多通道”監管創新;廣西方案提出與東盟國家“單一窗口”進行互聯互通。
第二,聚焦投資便利化。比如,將外資人才中介機構、無船承運、外資經營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的審批或備案管理權限賦予自貿試驗區或有關地方。
第三,聚焦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比如,河北方案提出金融監管“沙盒機制”,在雄安股權交易所開展股權眾籌試點;山東方案提出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
第四,聚焦引進人才便利化。比如,廣西方案提出將有關外籍及港澳臺人才省級管理權限賦予自貿試驗區;云南方案提出建立外籍務工人員管理長效機制。
第五,聚焦體制機制創新。比如,山東方案、江蘇方案都提出將能下放的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部下放給自貿試驗區。
王受文表示,目前已經設立的12個自貿試驗區,對外資企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12個自貿試驗區吸引外商實際投資近700億元,占全國比重達14%左右;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超過20%,較全國7%的增速高出約13個百分點。“我們相信,這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也會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地區。”他說。(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