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合作伙伴,讓“氣電藍天”的夢想照進現實——專訪GE全球副總裁、GE天然氣發電中國區總裁楊丹
不久前,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作為展商連續第二年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并以“當智慧遇上機器”為主題,展示了一系列覆蓋能源、航空、醫療、油氣和智能制造等五大領域的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其中,GE燃氣發電以綜合性講解電力價值網絡沙盤與互動屏幕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滿足產業鏈多種應用場景的燃氣發電產品陣容和服務。
GE全球副總裁、GE天然氣發電中國區總裁楊丹表示:“目前電力行業向著低碳化、靈活性和多能互補的方向發展,中國成為全球能源變革的主場。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GE發電也全面進入本土化2.0時期,通過生產本土化、服務本土化與人才本土化,我們在減排、提效、電廠煥新與燃機輔助功能開發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攜手本土合作伙伴,讓‘氣電藍天’的夢想照進現實。”
GE全球副總裁、GE天然氣發電中國區總裁楊丹
本屆博覽會上,GE燃氣發電與多位中國客戶簽署了合作協議和采購意向。如,收獲了GE公司今年在國內最大的分布式能源訂單——中國華電集團與GE燃氣發電簽署7臺LM2500航改燃機采購意向協議。同時,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和玖龍紙業(東莞)有限公司分別與GE就一系列燃機設備(9E.03、6F.03、6F.01)和燃氣電廠長期服務協議及升級改造項目也達成進一步合作意向。為了更好地了解GE燃氣發電在全球及中國范圍內的最新動態,機電商報記者在展會間隙采訪了楊丹。
機電商報:2019年,發電企業受到上網電價下調、天然氣采購價格同比上漲等因素影響,業績出現大幅下滑,您認為會對制造企業有何影響?
楊丹: GE和中國本土發電企業是三十余年風雨同舟的戰友,每一個發電企業遭遇的難題,也是GE潛心研究尋找解決路線的挑戰。
2019年4月,GE在深圳舉辦了“氣電藍天,共創價值”2019 GE發電客戶峰會,與自全國各地的發電企業代表共同討論燃氣電廠經濟形勢,以及如何在新形勢下運維燃氣電廠,提升燃氣電廠經濟性。這次主題中的“共創價值”其實有很多層含義:首先,希望我們的燃機機隊可以擦亮藍天,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次,希望可以在電廠的30年左右的生命周期里通過優質服務和技術改造,確保機組的可靠性和可用率,常保電力資產的技術領先性,為客戶的運維帶來增值價值;再者,希望與全供應鏈上的本土合作伙伴攜手讓燃機買得起,用得起,還能掙錢;最后,希望培養更多本土燃機人才,強化本土制造能力,在未來更長的時間里為中國的燃機本土化事業添磚加瓦。
舉例來說,2018年,GE協助國家電投珠海橫琴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橫琴熱電”)完成了FCB(fast cut back)改造項目,填補了國內9FA燃機在FCB功能上的空白,更增加了贏利。FCB也叫孤島運行,是指機組在運行期間因突然出現的電網故障而與其解列,瞬間甩掉外供電負荷,維持發電機帶廠用電運行;并且在主網故障排除后,機組能夠快速同期并網,迅速恢復對外供電。2019年2月,在完成燃機FCB改造后,橫琴熱電又開啟世界首例采用儲能系統實現F級燃機“黑啟動”、國內首例燃機儲能調頻項目。投產后的該儲能系統穩定性高,可持續產生效益,無污染、無噪音,可謂又環保又經濟。
機電商報:前不久,有院士等專家公開宣稱,不應該發展天然氣發電,您怎么看待這種爭議,您認為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的未來如何?
楊丹: 在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球焦點議題的背景下,清潔、低碳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天然氣是被世界公認的清潔能源。利用天然氣發電機組發電是緩解能源緊缺、降低燃煤發電比例,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天然氣電站運行靈活,機組啟動快,啟動成功率高,即可帶基荷又可用于調峰,而且宜于接近負荷中心,提高供電可靠性,并減少送變電工程量。
可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的特點,隨著其接入電網,天然氣發電機組也將在電網中更好的扮演“穩定器”的角色,與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補,維護電網穩定。中國對綠色低碳發展越來越重視,天然氣發電的環境價值將體現得更為明顯,面向未來,我認為中國天然氣發電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前景。近些年,我們也能看到為推動中國天然氣和氣電產業發展進入真正的“黃金時期”,中國在多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比如,上游企業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同時,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在即,以有效解決一些市場化改革的問題,以便促進競爭、提高供給;公平開放、提高效率并吸引資本、加快建設等等。
機電商報:中國電力市場正在引領全球發展。因此,GE的燃機也為中國市場定制化進行了很多改造。也集中了很多案例,不知道這些案例會對全球燃機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楊丹: 近幾年來,GE在中國實現了越來越多的“首例”,為全球其他同樣類型燃機機組提供借鑒,引領技術革新。如“中國首例”:坪山電廠的抽凝背設計、橫琴熱電FCB;“亞洲首例”:6B升級6F.01;“全球首例”:如9E DLN1.0+升級。這些體現出GE在發電市場新形勢下,針對中國客戶需求的創新能力。
針對中國燃氣發電市場的本土化改造項目中,GE燃氣發電的“深圳藍”改造項目有著極強的代表性。2019年4月,GE燃氣發電為深圳五家發電企業共九臺9E燃機進行了DLN1.0+超低氮氧化物燃燒室改造,這是此技術在全球的首次應用。其中,深圳南山熱電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在10月榮獲了全球權威行業媒體《發電雜志》2019年度燃氣電廠類別組“最佳電廠”獎項,“深圳藍”改造項目中的其他幾家發電企業也同時獲得了肯定。
可以說,成功的本地案例也體現了我們持續推進“本土化2.0”建設的承諾和信心。GE發電會在電力行業發展的新時期內繼續為中國客戶量身打造更加先進低碳環保的解決方案。深圳藍DLN1.0+改造的圓滿成功,也為中國適應新時代需求、以及全球其他同樣類型的燃機機組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我們將攜手行業伙伴,精誠合作、共創價值,從本土化建設、服務好中國市場,到不斷精進產品與服務,引領全球技術革新。
機電商報:全球首臺3D打印微孔預混9HA燃氣輪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九”目前怎么樣了,請透露一下最新進展?
楊丹: 2019年4月,全球首臺搭載微孔預混燃燒室的GE 9HA燃機已抵達天津臨港,助陣天津華電軍糧城項目,預計于2020年投入商業運行,這標志著中國HA級燃機新時代的到來。作為首臺將微孔預混燃燒室應用到9HA上的機組,通過燃料空氣的微控混合來提升燃燒穩定性,達成更高的燃燒效率,實現增效減排。投入市場5年來,GE的HA機組實現了快速增長和客戶的廣泛認可,截至今年9月,GE與超過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個客戶簽署了HA級燃機訂單,為電網提供超過18吉瓦電力,創造了相當于1350萬戶家庭所需電量。
此外,9HA燃機國產化進展順利,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和GE合資成立的哈電通用燃氣輪機(秦皇島)有限公司已經在去年年底正式成立,即將投入正式運營。對于中國市場來說,HA級燃機有著獨特的優勢:相比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HA級燃氣輪機出力更大(600MW-800MW),效率更高(63%-64%),啟動更快速,負荷調整更靈活,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節約用水2/3,節約土地2/3,電廠單位千瓦造價節約15%-20%,通過模塊化等技術,可以實現更快速的施工,符合整個市場上對于天然氣發電的需求,同時該機型也非常適合粵港澳大灣區等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寸土寸金的城市集群區域的能源需求。
不只是HA級燃機,我們近年攜手合作伙伴在6F級燃機和航改型燃機上也實現了不少突破。今年,GE 6F.03燃機也贏得兩大本地訂單——廣東理文造紙及湖北華電襄陽項目。6F.03的高排煙溫度設計,令其在同級別機組中熱電比最高,背壓運行時,熱電比可以高達100%,為滿足國內熱電聯產用戶對蒸汽的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得益于與本土合作伙伴南汽的精誠合作,我們6F.03的國產化工作也在一步步深入,去年國內惟一的6F系列燃氣輪機的全速空載試車站在南汽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們也與南汽一起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了很多創新方案。
在分布式能源領域,GE和中國華電合資成立了華電通用輕型燃機設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LM2500和LM6000系列航改型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的成套組裝以及測試。LM2500和LM6000效率高,靈活性好,啟停速度快,易于部署,非常適合分布式能源項目。未來,華電通用將引進新一代航改型燃機LM2500+G5,新機型在出力、效率、排放等多方面性能進一步加強,為區域性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客戶提供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未來,GE將繼續深化與本地合作伙伴的合作,結合本土需求,通過生產本土化、服務本土化與人才本土化,將前沿技術以最有效、最快速的形式與中國市場需求結合,讓客戶不僅在電廠新建期保持領先,更重要的是在電廠三十年生命周期內依然可以通過技術改造升級保持領先,實現度電成本的最優配置,保持市場競爭力。(石珊珊)
- 10-09瞄準低風速陸上風電 GE..
- 10-09GE面向60赫茲市場推出全..
- 09-06?領跑變革時代,重塑全..
- 08-26GE燃氣發電首席技術官講..
- 08-19GE CEO及獨立董事回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