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供給 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11月20日,教育部發布《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 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提出面向全體勞動者特別是重點人群及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開展大規模、高質量的職業培訓。該行動計劃的出臺,為我國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再添一把柴。
打造制造強國,離不開技能人才,尤其是作為“大國工匠”的高級技能人才。為此,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為職業教育和培訓“疏通經絡”,比如將“工匠精神”幾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探索企業首席技師制度等,都旨在破除社會偏見,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擴容產業生力軍“蓄水池”。
隨著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于今年8月在俄羅斯喀山落下帷幕,世界技能大賽正式進入“上海時間”。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將在上海舉行。籌辦和舉辦世界技能大賽,讓更多人有機會走近“技能世界”,刷新對“技能人才”的認知,也進一步推進我國多措并舉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政策引導
中國的“技工荒”已持續多年,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更是高達2∶1,中國技能人才隊伍無論是數量還是結構都難以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受長久以來形成的輿論環境影響,不少青年排斥上技校、學技術,從而加劇了職業教育和培訓中存在的“學難以致用”的現象,進一步阻礙了技能培訓賦能產業轉型。
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培訓工作。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今年5月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確定了具體措施,要求推動職業院校擴大培訓規模。
11月20日,教育部最新發布的《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 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是,到2022年,使職業院校成為就業創業培訓的重要陣地,基本形成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并重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職業院校年承擔補貼性培訓達到較大規模;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一大批培訓資源庫和典型培訓項目,培養一大批能夠同時承擔學歷教育和培訓任務的教師。
除此之外,在各產業政策中,關于技能人才的保障措施也常有提及。比如,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等15部門印發《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探索建立復合型人才評價和職業發展通道體系”,“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和實訓基地,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加快創新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等要求。
不僅中央層面重視,各地方政府也向技能人才拋出橄欖枝。9月20日,上海松江,江蘇蘇州等地的《九城市校企合作培育萬名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在滬發布。該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三年內,九個城市聯合百家企業完成培育萬名高技能人才。具體包括:新設一批新工科專業,改造一批面向新經濟的傳統工科專業;探索“訂單式”“冠名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高端應用型人才的精準供給等。
11月16日,來自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消息稱,為促進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陜西將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到2021年底,培訓2萬名以上企業新型學徒,其中2019年不少于5000名。
緊接著,11月20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布48條措施,聚焦海內外人才引進、人才住房保障等領域,促進新片區人才集聚。其中特別提到,包括技能人才在內的“藍領”,也在臨港新片區的人才引進范圍內。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還發布了技能人才直接引進落戶的首批23類49項名錄,覆蓋車工、鉗工、銑工、焊工、電工、電切削工等職業,并將在新片區開展聘任制公務員工作。
企校行動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鼓勵下,學校、企業、行業攜手致力于打造“產教聯合體”,為培育技能人才發展生態圈助力。
11月15日,在“北汽學院杯”全國第三屆汽車發動機裝調工職業技能競賽的決賽開幕式上,北京汽車技師學院院長、競賽組委會副主任夏寶山介紹,北京汽車技師學院是北汽集團下屬的從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年社會培訓量近萬人,是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和北京市最大的公辦技師學院。
夏寶山指出,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是加快培養和選拔行業高素質技能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更是對各單位技能人才培養成果的一次大檢閱,對于激勵引導廣大技術人才學練技能,構建技能人才梯次發展的職業技能人才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決賽期間,一汽集團人力資源部培訓處主任楊榮煌接受本報采訪表示,一汽集團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本次競賽派出了包括25名選手、24名裁判在內的團隊,分別參加了汽油機、柴油機兩個組別的競賽。
另一支參賽隊伍上汽集團也派出了近60人的龐大陣容。上汽集團人力資源部人事經理夏偉華告訴記者,在前期選拔后,公司內部已經對參賽選手開展了近半年的集訓,以確保每一名選手都能發揮出個人最佳水平。
參加各類技能大賽,只是培養技能人才的渠道之一。事實上,不少企業越來越重視完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比如,一汽集團提出“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績效考核為基礎,高目標高激勵為手段”;上汽集團聚焦“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專業技能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將“職業發展雙通道體系”作為人才成長管理的基本要求等。
“鑒定、評價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需要培養打造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隊伍。”楊榮煌強調,既要制定面向所有一線職工的技能人才階梯型培養計劃,也要著力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發揮其傳幫帶的優勢,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氛圍。
夏偉華還提到,服務行業對于傳統汽車行業的影響很大,比如網約車,因其工作時間校自由、待遇相對較高,對傳統汽車行業留住人才造成一定沖擊。為了避免人才流失,除了開展相關鑒定評選,還需要有制度保障,包括給予產業工人與其付出相匹配的收入、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