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產業萬億藍海市場蓄勢待發
近一個月來,賽迪智庫安全產業所連續發布了兩份重量級報告,并且均和眼下大熱的安全產業密切相關。
率先發布的《中國安全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 年)》指出,2020年我國安全產業規模將超過萬億元,但眼下還存在頂層設計不足、企業規模較小等問題。緊接著,11月底發布的《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白皮書(2019年)》則提到,我國安全產業示范園區主要呈現出東部較強、中西部較弱的特點。
規模發展迅速
《中國安全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 年)》指出,由于安全產業是一個復合性、交叉性很強的產業,各國對其定義和分類范圍各不相同。目前,各大咨詢機構將安全產業細分為各子行業進行研究,如工業安全、公共安全、安全服務、應急救援等。
在著名咨詢機構HSRC的安全產業規模報告中,安全產業被定位為公共安全和國土安全。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安全產業銷售收入和服務收入總計416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5460億美元。另據聯合國有關報告顯示,自然災害預防和應急裝備市場規模在過去十年增長了13%,在2022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
此外,國際知名咨詢機構弗里多尼亞集團對全球安全服務市場進行了預測,在其2018年年底發布的報告里提到,全球安全服務將以年率5.8%的速度成長,2022年將達到2690億美元的規模。市場成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基礎迅速擴大,以及中產階級的崛起,而當地的公共安全缺乏適當性、可靠性等。
分區域看,美國自“9.11”事件以來,普通民眾和政府的安全防護意識空前高漲,每年對安全的投入數額龐大,已經成為了其安全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更催生了廣闊的安全產業市場,同時其安全產業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據咨詢機構Market Line數據顯示,美國安全產業市場約占全球的1/3,2018年營業收入達到996億美元。總體來看,美國安全產業未來將保持增長態勢,未來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維持在6%左右,增速趨緩。2022年,美國安全產業收入預計約1222億美元。
除了北美這一全球最大的安全市場,排名第二的歐洲,其市場份額占25%到35%。為了提升安全產業的競爭力,歐盟提出在某些優先技術或領域將推出認證程序,建立預先商用采購方案等措施,這不僅有利于打開各成員國的安全市場,提升安全企業的競爭力,也將大幅降低產品商業開發成本,拓寬終端用戶的選擇范圍。
在發展中國家,安全產業也日益受到關注,尤其在亞洲和中東地區,增長極為顯著。國家及地方層面的立法和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企業被強制要求遵守相關法規。此外,公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政府對安全防護的宣傳等都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民眾對工作場所和個體防護的關注度,進一步促進安全產業市場需求。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增長,拉動了建筑、工程、機械等工業領域的發展,導致工傷事故風險加大,每年因生產安全問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數較多,包括醫療、補償、工效損失等在內的工傷成本不斷上升,大幅提高了對安全產業的需求。
在對全球市場進行概述后,白皮書重點提到了中國市場的表現。通過分析安全產業上市企業規模及占總體規模的系數可得,2018年我國安全產業總產值達8898億元,較2017年增長15.1%。其中,制造業生產企業占比約60%,服務類企業約占40%。從區域來看,東部沿海地區安全產業規模相對較大,不少優秀企業銷售額穩步增長,引領區域安全產業快速發展。
示范園區東強西弱
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產業園區起到重要引導作用。2018年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不僅提出“到2025年,安全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還要求“創建10家以上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目前,全國已有11個產業園區通過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含創建單位,下同)的評審。
此次發布的《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白皮書(2019年)》是國內首份系統介紹安全產業園區的白皮書。白皮書提到,我國安全產業示范園區主要呈現出東部地區較強,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相對較弱的特點。
東部地區是我國經濟發達、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區域,區位優勢為安全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以江蘇、廣東為代表的東部地區安全產業集聚發展態勢良好。從園區建設來看,現有的已批復和通過評審的安全產業示范園區中,有7家分布于東部地區,且園區特色產業鮮明,安全產業發展有基礎、有潛力,示范效應明顯。
中部地區安全產業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其中,安徽、湖北、江西安全產業發展較好,地方政府對安全產業有較好的認知和積極性。但中部地區囿于地理位置、產業結構等限制條件,安全產業整體發展速度稍慢于東部地區。從園區建設來看,現有的已批復和通過評審的安全產業示范園區中,有3家分布于此,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是所在省安全產業發展較快地區。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西部地區的安全產業發展迎來良好機遇,地方政府對國家政策進行充分解讀,在多項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加緊安全產業布局。從園區建設來看,目前只有西安高新區安全產業示范園這一家示范園區分布于此。
缺乏龍頭企業
雖然前景看好,但我國安全產業發展還存在四大問題。首先,產業發展的市場培育機制不足。我國安全產業發展前瞻性、系統性的頂層設計不足。當前,部分地區對發展安全產業認識不足,政府引導機制尚不完善,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財稅支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缺乏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
其次,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大中型安全裝備制造企業占比不足10%,即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0%,而大多中小型企業沒有長遠期發展規劃,整體規模偏小,產品性質差別不大。在多數細分領域,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產業集聚效應仍未形成。
再者,金融創新支持措施力度不足。由于安全產業多為中小型企業,金融機構對相關產業盈利水平、未來發展預期缺乏認識,貸款意愿較低。此外,安全生產領域缺乏投融資經驗,缺少專業的評估方法和權威的評估機構。在保險方面,安全生產領域的低投保率與我國整體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難以匹配,保險功能尚未充分發揮。在巨大災害損失中,我國保險公司通過支付保費承擔的損失不超過5%,遠低于36%的國際平均水平。
最后,從已有的安全產業園區定位來看,“安全”特色不突出。部分園區建設相對盲目,致使園區建設同質化現象嚴重。此外,由于園區建設前期投入較大,而政府財力有限,造成園區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投入不足,功能不完善,對客商缺乏吸引力。
賽迪智庫預測,2020年我國安全產業規模將超過萬億元,年增速將保持在20%左右。同時,先進安全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工作將進一步加強。除了2018年發布的《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還將繼續會同應急管理部、科技部編制《推廣先進與淘汰落后安全技術裝備目錄》,每年遴選一批先進安全產品和服務進入目錄,并會同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此外,目前工信部正組織相關單位編制《示范工程征集與遴選辦法》和《安全產品推廣應用三年行動計劃》,將盡快會同應急部等相關部委聯合發布。(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