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飛科技發布首款量產農業無人車 打造智慧農業生態閉環
12月19日,植保無人機領軍企業極飛科技在京發布了農業無人車、自動駕駛儀以及智慧農業系統,以期用機器替代勞力,以AI科學指導替代人工經驗依賴,賦能農業生產。新產品的發布進一步印證了其向農業科技公司轉型的決心。
會上同期發布的《2020智慧農業戰略報告》,對精準農業、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作出定義,并厘清了三者的關系。
發布全新農業無人車
在過去多年內,極飛科技在公開場合反復強調自己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而非業務單一的“無人機公司”。然而,當下的銷售數據似乎并不支持這一定位。“目前85%的營收都來自無人機,”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直言,“沒人相信我們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
截至2019年9月20日,極飛科技在運營無人機超過42000架,服務了逾3億畝農田。目前,極飛農業無人機在中國市場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
新產品的發布印證了極飛向農業科技公司轉型的決心。12月19日,極飛科技在北京推出首款地面作業無人車R80,無人車含噴灑系統的售價34999元,裸車版本24999元;可用于其它拖拉機的自駕儀售價19999元。顯而易見,極飛想通過地面產品,與空中無人機結合,豐富作業類型,收集更多數據,建立更高行業壁壘,和無人機企業產生錯位競爭。
事實上,在一片質疑聲中,極飛早有布局。“無人車這款產品,我們已經做了兩年多的研發,”彭斌表示,“從無人機、無人車等硬件,到智慧農業管理系統等軟件,再到服務,我們的愿景是向客戶提供全套智慧農業解決方案。”
此次發布的極飛R80農業無人車具備植保無人機除飛行以外的所有技術優勢,包括全地形自主作業,厘米級精準導航,微米級變量噴灑等,同時還擁有數倍于植保無人機的超大負載、超長續航,運作成本更低,而且操作簡單易學,無需培訓即可上手。
此外,R80具備強大的擴展功能,可配載極飛JetSprayer?氣流噴霧機、極飛 XIoT?農業物聯系統等智能農業設備,提供果樹植保、大田除草、智能巡田、農資運輸等農事服務,適應智慧農業發展的新需求。
和無人機相比,無人車的優劣勢如何?“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作物選擇不同設備。”彭斌分析,如果果園地形不太復雜,無人車的載重更大、噴霧效率更高,并且可以從底部向上噴灑,作物受藥面積更大。但在水田,以及容易壓苗的情況下,不需要觸及地面的無人機就更占優勢。
他特別提到,極飛無人車采取模塊化設計,包括電池、充電器等多個部件均可與無人機通用。“作為領航智慧農業的雙引擎,農業無人機與農業無人車的空地配合,讓農業生產真正實現植保環節的無人化管理。”彭斌介紹,基于這樣的長遠規劃,無人車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和無人機的匹配度。
談到銷售預期,彭斌的目標是,無人車上市首年的銷售占比達到公司銷售總額的兩三成,并逐年提高至50%左右的份額。因為使用成本更低、應用面更廣,無人車的銷售數量未來將大概率超過無人機。
“至于無人車的直接競爭對手——自走式高架車,很可能將被淘汰,因為高架車體積大,耗油,行走不便,售價是R80的四五倍,噴幅卻小于R80,還需要配駕駛員,而這些缺點R80都沒有。”在彭斌看來,在R80的降維度打擊下,自走式高駕車終將出局,而且傳統農機設備在未來都將逐步轉為信息化、智能化的無人裝備。
大會同期發布的自動駕駛儀,正是充分考慮到傳統裝備的升級需求。自動駕駛儀是基于極飛建立的農業高精度導航網絡,以及自動化控制技術,有效提升傳統拖拉機、收割機等中大型農機的作業精度和效果,通過開放掛載系統,實現自主控制平地、松土、播種等農機載具,精準執行農事任務,并將作業記錄實時同步至極飛智慧農業系統。
探索智慧農業
在新產品發布后,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還發布了《2020智慧農業戰略報告》。報告針對數字農業、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三者概念作出定義。
數字農業是將農業計劃、生產規劃、生產結果信息化的農業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與區塊鏈;精準農業是指無人機、機器人、自動化農機與智能灌溉等實現精準管理的農業技術;智慧農業則是建立在數字農業和精準農業基礎上的全新農業生產方式與生態系統,這項變革將徹底改變人類生產糧食的方式,有效應對未來人口爆炸、生態失衡、糧食危機等多種潛在挑戰。據報告預測,到2020年,智慧農業總目標市場將達到270億美元。
農業農村部經管司研究員關銳捷認為,發展智慧農業,應當由“四化”引領,即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與社會化。這意味著,新型職業農民不再需要每日在田間地頭重復勞動,而是利用新工具、新技術進行科學生產,同時通過農業社會化服務引導農村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從而帶動更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服務性企業,由他們來提供服務、提高產量與效益。
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代表、華南農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龍擁兵在會上指出,智慧農業是我國目前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起步相對較晚,未來挑戰與機遇并在。
面對變革挑戰與戰略機遇,極飛通過12年的探索,已經歷多次業務變遷與拓展。2007年,極飛以穩定的飛行控制技術,打開了無人機市場。2013年,通過精準的控制與執行能力,匹配精準農業植保需求,打開無人機植保市場。2015年,極飛發現全自主的飛防作業能提供高效率、標準化的優質農事服務,于是建設數字農業基礎設施,通過測繪高清農田地圖、架設RTK導航基站,架構起厘米級高精度農業導航網絡,使植保無人機獲得自動駕駛能力,為農業領域帶來作業方式的變革。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表示,“智能農業裝備在為農戶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農田信息與生產數據,極飛云每天接收、學習、評估著約8000萬條的海量數據,深度學習并持續優化結論的結果,就是智慧農業。”
2019年,極飛云服務團隊開發出集農場生產管理、運營管理、設備管理、人資管理于一體的智慧農業系統,以作物生長周期中的關鍵指標為導向,提供標準化的農事日歷模版,并利用數字農業基礎設施、精準農業智能裝備及農業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匹配作物生長的關鍵指標,精準管理農事生產計劃與執行,實現農場生產力與盈利能力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