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聯手嚴查汽車排放超標
近日,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和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要落實汽車排放檢驗和汽車排放性能維護修理主體責任,實施汽車排放檢驗、維護和違法處罰聯動管理,強化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的監督管理。
當前,我國汽車超標排放、監管尚未形成閉環的問題依然突出,隨著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汽車排放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全面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
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是指依法對在用汽車排放進行定期檢驗、監督抽測和維護修理,使汽車排放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管理制度,其事關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局,事關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取得實效,事關大氣環境污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指導汽車排放檢驗機構依法落實汽車排放檢驗主體責任。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當依法通過資質認定(計量認證),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或校準的排放檢驗設備,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排放檢驗,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共享。
汽車排放檢驗機構及其負責人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要嚴格實施《汽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GB 18285—2018)和《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載減速法)》(GB 3847—2018)等檢驗標準,除無法手動切換兩驅模式的全時及適時四驅車型,因適用特殊技術或存在安全隱患無法上線檢測的車型,以及執法檢查等特殊情況使用雙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外,要全面按標準使用簡易工況法、加載減速法。
《通知》還要求,地方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依法依規監督指導汽車排放維護修理工作。取得汽車維修經營備案的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和從事發動機維修的三類汽車維修企業,可作為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
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應按照《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有關技術標準規范、汽車生產(含進口)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單及車載排放診斷系統記載信息等,對超標排放車輛進行科學診斷和合理維護修理。完成排放超標維護修理后,要按照規定向托修方交付維修結算清單,并通過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將汽車排放維護修理信息及時上傳到當地交通運輸部門,并注明是超標排放維護車輛。
《通知》指出,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可以根據工作實際,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遴選一定比例制度完善、技術公認、維修質量信譽考核等級在AA及以上、群眾滿意度高的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作為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技術示范站。
《通知》強調,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部門應通過信息閉環管理來實現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聯動,以及對超標排放汽車的閉環管理。
對超標排放汽車,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通過書面告知、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汽車所有人或使用人到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維護修理。汽車未經檢驗合格或未取得檢驗合格標志上路行駛的,應當依法進行處罰。在用機動車排放大氣污染物超過標準的,應當進行維修;經維修或者采用污染控制技術后,大氣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應當強制報廢。
此外,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會同交通運輸、公安交管、市場監管部門完善監管執法模式。推行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檢測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對于異地登記車輛排放檢驗比較集中、排放檢驗合格率異常的排放檢驗機構,應作為重點對象加強監管。(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