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京津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總產值將突破9000億元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提升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提升計劃》),提出“到2022年,區域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量8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1.5億噸,產業總產值突破9000億元”等發展目標。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鋼鐵、煤電、化工等重化工業集聚,工業固廢和廢舊物資產生量大,綜合利用潛力大。據統計,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七省市(區)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約為13.7億噸,占全國工業固廢產生量的41%;廢鋼鐵、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廢塑料等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約1.5億噸,占全國41%左右。
2014年國家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2015年工信部啟動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年)》,京津冀區域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與生態協同發展取得積極成效,3年累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約22億噸,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3.3億噸。
工信部指出,當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處于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面臨著重要歷史機遇,但產業發展不平衡、區域協同不充分,產業集中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綜合利用項目同質化等問題仍普遍存在。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升級,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培育綠色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對于解決城鄉建設砂石料短缺重大民生問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考慮到河南省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大省,此次《提升計劃》編制,在京、津、冀、晉、蒙、魯六省市(區)基礎上將河南省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范圍。
《提升計劃》從綜合利用效益,產業聚集區、技術創新中心、骨干企業以及體制機制建設等方面提出發展目標。到2022年,區域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量8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1.5億噸,產業總產值突破9000億元,形成30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建設50個產業創新中心,培育100家創新型骨干企業。區域協同機制較為完善,基本形成大宗集聚、綠色高值、協同高效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新格局。
此外,根據區域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基礎和轉型提升目標要求,提出協同利用工業固廢制備砂石骨料、推進大宗冶金與煤電固廢協同利用、壯大工業固廢高值化利用產業規模、提高廢舊金屬利用水平、推動廢舊高分子材料高效利用、加快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生產系統協同處理城市廢棄物、建設綠色雄安、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等10項主要任務。
為了保障政策落地,工信部將積極指導七省區市做好落實,強化協同,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提升,遴選發布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協同提升重點項目和產業園區,培育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領跑者企業,確保3年內基本實現目標任務。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以促進創新資源合理配置、開放共享、高效利用為主線,加強區域聯動,形成協同發展機制。同時,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重要支撐作用。
二是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推動綜合利用產品納入政府綠色采購目錄。充分利用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同時地方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支持重點項目建設。
三是建立健全資源綜合利用標準體系,規范市場發展。創新融資方式,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作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四是加強輿論宣傳引導,鼓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快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裝備的引進、吸收和再創新,營造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的輿論氛圍。(何 珺)
- 12-23國家統計局:京津冀區域..
- 04-28需求2.5萬人! 京津冀共..
- 12-14京津冀協同發展 主攻..
- 08-31助力京津冀綠色交通 ..
- 08-24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方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