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國斌:下半年著力擴大有效需求
面對罕見疫情和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沖擊,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不僅主要指標走出谷底,逆勢增長的新動能還成為一大亮點。如何看待當前工業經濟形勢?下半年工業經濟回升勢頭能否延續?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進行了詳細解讀。
在評價上半年工業經濟的表現時,辛國斌表示,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總量超過三成,是實現國民經濟基本盤穩定的“壓艙石”。二季度以來,伴隨著供需循環逐漸暢通,工業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運行狀況逐月向好,回升動力不斷增強,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穩步復蘇。
首先,工業生產秩序基本恢復正常。二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4.4%,產銷率也達到98%左右,全部工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4.1%,增速高于經濟增速0.9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是支撐經濟穩定轉好的重要力量。
其次,主要行業和重點地區同步好轉。分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二季度有超過半數實現正增長。其中,裝備制造業5、6兩個月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9.5%和9.7%,超過去年同期增長水平。從地區看,上半年有18個省份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
再者,新動能逆勢增長。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5%,3月以來月均增速達到9.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疫情防控期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服務機器人、充換電樁等新興產品保持高速增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快速擴張,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
此外,助企紓困政策持續顯效。中央出臺8個方面90余項政策措施,極大提振了企業應對疫情沖擊的信心。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比一季度提高1.48個百分點,5、6兩個月企業利潤分別增長6%和11.5%,實現由降轉升。
他也指出,盡管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但是我國具備顯著的制度優勢、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的市場規模和充足的政策空間,經濟修復能力和自我循環能力強,下半年各項宏觀政策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所以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向好的運行態勢。
辛國斌還表示,接下來,工信部將扎扎實實做好4個方面工作:一是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提高供給質量,激活消費潛力,全面實施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著力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在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基礎上,加快推進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置換,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加快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推進互聯網和各類消費業態深度融合。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制造業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加快推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著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完善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加強國與國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協同配合,協調解決企業零部件配套、人員出入境、物流運輸不暢等突出問題。加快補齊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短板,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促進大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和融通發展。
三是著力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充分發揮各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機制作用,落細落實各項穩企惠企政策舉措;限期完成清償政府機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任務,建立解決拖欠問題的長效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降低企業各項要素成本和制度性成本。
四是著力推動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大力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強化5G、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應用,加快培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