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機電產品出口逆勢增長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保持平穩,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東盟。此外,從產品類型看,機電產品出口逆勢增長。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下簡稱“沿線國家”)進出口4.2萬億元,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2.36萬億元,同比下降1.01%;進口1.84萬億元,同比下降0.86%。
海關總署特別提到了3個值得關注的亮點。一是東盟為我國與沿線國家最大貿易伙伴,且占比提升。上半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5.6%,占我國對沿線國家進出口值的49.7%,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拉動我國與沿線國家整體貿易增長2.6個百分點。同期,我國對沿線歐盟國家和伊拉克進出口分別增長2.2%和8.4%;對俄羅斯、印度、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進出口分別下降2.5%、18.3%、7.9%和0.3%。
二是機電產品出口逆勢增長,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上半年,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機電產品增長3.6%,占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值的54.6%,其中電腦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增長10.3%,集成電路增長20.6%,手機增長18.1%。同期,對沿線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下降6.2%,占對沿線國家出口值的18.9%,其中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分別下降7%和12.9%。
三是資源型產品和原材料進口多呈量增價跌態勢,機電產品進口值增長。上半年,我國自沿線國家進口原油、天然氣、初級形狀的塑料和成品油數量均增加,但進口均價下跌、進口值下降;煤及褐煤進口量價齊跌;上述產品合計拖累我國自沿線國家進口值下降5.1個百分點。同期,金屬礦及礦砂、銅進口量增價跌,進口值分別增長5.9%、31.6%。此外,自沿線國家機電產品進口逆勢增長14.8%,占我國自沿線國家進口值的30.6%,其中集成電路進口增長28.2%;農產品進口增長13.4%。
海關總署指出,初步分析,上半年我國與沿線國家進出口保持平穩的主要原因有3個方面。首先,我國與沿線國家投資合作保持增長,有助于穩定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發展。前5個月,沿線國家對我國實際投資同比增長6%,其中東盟對我國實際投資增長10.1%;我國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增長16%,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增長0.1%。
其次,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相對優勢凸顯,為穩定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前5個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3953列,發送貨物35.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加28%和32%,其中5月開行1033列,發送貨物9.3萬標箱,分別增加43%和48%,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以鐵路運輸方式與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31.6%,拉動我國與沿線國家整體貿易增長0.9個百分點。
此外,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抗疫、共同打造“健康絲綢之路”,推動醫療物資進出口快速增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與沿線國家在疫情防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方面持續加強合作。上半年,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包括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等在內的醫療物資增長3.4倍,拉動我國對沿線國家整體出口增長2.2個百分點;我國自沿線國家進口醫療物資增長1.7倍。(王 君)
- 06-09“一帶一路”沿線多國防..
- 05-26前四個月我國與“一帶一..
- 09-20第16屆東博會亮點紛呈 ..
- 09-182019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
- 08-03新愿景新商機:第16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