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促進新型消費加快發展
9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就《意見》相關情況進行了解讀。
高杲說,近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我國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型消費快速發展。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已連續6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領域造成較大沖擊。但與此同時,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擴容,線上消費逆勢增長,推動經濟穩步復蘇、企穩回升。前8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8%,高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個百分點,現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已經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將近1/4。
高杲表示,《意見》發布的目的就是要著力補齊新型消費短板、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通痛點難點堵點,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
《意見》提出,經過3~5年努力,促進新型消費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費示范城市和領先企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顯著提高,“互聯網+服務”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趨于成熟。
具體舉措聚焦在4個方面:一是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進一步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雙向提速,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向線下延伸拓展,引導實體企業更多開發數字化產品和服務。
二是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大5G網絡、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先覆蓋核心商圈、重點產業園區、重要交道樞紐、主要應用場景等。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網絡。大力推動智能化技術集成創新應用。安全有序推進數據商用,更好為企業提供算力資源支持和優惠服務。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50萬個,5G累計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億個。5G應用不斷豐富,覆蓋工業、醫療、媒體、交通等多個領域。
三是優化新型消費發展環境。加強相關法規制度建設。深化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強化消費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健全服務標準體系,推進新型消費標準化建設。簡化優化證照辦理,進一步優化零售新業態新模式營商環境。
四是加大新型消費政策支持力度。強化財政支持,研究進一步對新型消費領域企業優化稅收征管措施。優化金融服務,鼓勵銀行等各類型支付清算服務主體降低手續費用。完善勞動保障政策,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
在《意見》落實方面,下一步的重點是“一個機制”和“三方面舉措”。“一個機制”是指多部門參與的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三方面舉措”分別是:第一,完善實施機制,包括強化財稅、金融、用工、用地、社保等方面的支持,或將適時出臺、調整相關法律法規,鼓勵企業運用新業態新模式拓展國際市場,推進消費大數據開放共享和研究應用等。第二,堅持包容審慎監管,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鼓勵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同時加強政銀企合作,充分發揮多方優勢和聚合效應,強化消費信用體系建設。第三,進一步強化宣傳引領,加強示范推廣,及時回應各方面關切。
高杲強調,當前各類新型消費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其影響不僅體現在終端或者最終消費領域,實際上,正沿著產業鏈、供應鏈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擴散。比如,近來熱議的“新制造”,就是供給端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等科技進步支撐下,對新消費作出的回應。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意見》的出臺實施只是一個開端,更廣闊的前景還在前方,所以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做。”高杲說。(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