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韋柳融:5G商用仍面臨四大挑戰
“2020年是5G大規模商用的第一年,在疫情導致經濟增長承壓的大背景下,5G產業逆勢增長,發展速度超過預期。”12月1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韋柳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5G商用仍面臨四大挑戰,具有5G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實現規模化增長,而行業應用的規模增長期預計在2023年后出現。
韋柳融從四個方面概述了5G商用發展這一年所取得的成績。一是技術產業快速實現商用,基站設備和終端設備批量上市,為5G大規模商用提供了有利的產業支撐;二是網絡建設提前完成目標,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商用網絡,為5G普及和應用開發奠定了網絡基礎;三是5G用戶滲透率快速提升,一年內用戶滲透率已經超過10%;四是應用發展進入導入期,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開展基于增強移動寬帶的消費級應用布局,行業級應用也開始落地,并在多個領域形成有望規模商用的應用場景,商業模式已經初步構建。
“2020年5G商用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投資拉動和終端消費牽引上,已起步的應用展現出巨大的影響潛力。”韋柳融作出如下分析。
5G商用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新時代,首先推動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和變革,不僅移動通信網絡進入新的投資周期,云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算力基礎設施和新技術基礎設施都在加快建設發展。其次,5G商用帶動了用戶消費的升級,這主要體現在用戶的5G終端消費上。
除了帶動ICT產業步入增長新軌道,5G商用還開啟了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新空間。不僅為行業的生產方式變革提供了有效路徑,也為社會治理的精細化精準化,以及創新民生服務供給開辟了新途徑。
隨著5G融合應用的推進,新的融合應用產業支撐體系將誕生,從而持續拓寬經濟增長空間。根據測算,2020年5G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超過8100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近1900億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約57萬個,間接帶動總產出約2.1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7600億元。
談到5G如何進一步促進信息消費,滿足行業應用需求,韋柳融指出,眼下面臨的四大挑戰不容忽視。
一是5G網絡尚未實現全國的廣覆蓋。從去年起至今,我國已建成5G基站70多萬個,但對于幅員遼闊的中國來說,這個數量依然不夠。如無人配送外賣、智慧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監測、5G流動醫院等行業應用,都需要廣覆蓋的5G網絡支撐。這是一個發展中的問題,隨著后續網絡建設規模推進將得到有效解決。
二是5G支撐行業應用的技術成熟度還有待提升。5G技術仍需演化發展,現有的R15版本尚不能滿足行業應用的需求,支持低時延高可靠的5G R16標準版本還需1-2年才能實現商用。同時,在行業應用里比較重要的網絡切片和邊緣計算等技術預計也需要1-2年才能具備大規模部署能力。與4G相比,5G的服務對象、應用場景等發生了質的變遷,并且單一的5G技術不可能“包打天下”,仍需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在商用實踐中探索對5G技術的優化升級。
三是5G應用配套支撐產業仍處于培育初期。首先,5G行業芯片和模組的高價格制約了5G行業終端的豐富性。其次,與5G相關的應用產業仍不成熟,VR/AR、8K等產業仍然處于商用早期,無法支撐典型5G應用的規模發展。最后,5G需要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ICT技術進行深度融合,但目前的解決方案仍需要不斷適配。
四是跨行業產業生態尚未建立。5G要賦能千行百業,必須跟各個行業融合。目前,應用行業領域與信息通信領域尚未建立深度合作的交流和對接平臺,跨行業合作存在一定的困難。當前的合作模式以運營商牽頭為主,迫切需要各方協同合作,特別是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同時,5G跨行業融合應用標準缺少有影響力的行業牽頭方推動,已經在推動的5G融合應用標準也面臨行業標準制定流程較慢等問題。
“對于我國5G應用尚未爆發、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等問題,我們需要客觀認識,這是5G商用發展初期面臨的必然問題,”韋柳融說,“與3G/4G相比,我國5G發展時間節奏有兩點特殊性,一是我國較早實現5G商用,二是5G將拓展行業應用,產業生態與模式需要更長時間的培育與探索,因此大家對5G應用發展要有更多的耐心。”
她表示,未來2到3年,是我國5G商用發展的關鍵時期,網絡、應用、技術支撐能力和產品體系等都將取得長足發展。在網絡建設方面,將持續推進并逐步實現廣域覆蓋。在應用方面,具有5G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可能在2022-2023年實現規模化增長,而行業應用的規模增長期預計將在2023年后出現,行業應用將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
同時,行業應用支撐能力將顯著提升,5G網絡技術將在車聯網增強、超高可靠低時延、高精度定位、虛擬專網等方面更加突出。此外,5G產業將出現更多新產品新業態,行業模組有望規模放量,泛終端發展全面提速,移動邊緣計算加快部署,行業使能平臺逐漸成長。
韋柳融還指出,要進一步推動5G持續增長,必須適度超前建設網絡,持續加強創新研發,積極構建融合生態,并構建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
- 12-15金龍客車聯合弘愛醫院等..
- 12-15賽迪:未來3年5G整體仍..
- 12-09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
- 11-03工信部:5G網絡成本會越..
- 09-16專家:發展“5G+工業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