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202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將比2020年增加50%

日期:2021/04/19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國家能源局指出,到2025年,各地要基本建立起完善規范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流程,全國地熱能開發利用信息統計和監測體系基本完善,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到203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5年翻一番。

近日,為促進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國家能源局指出,到2025年,各地要基本建立起完善規范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流程,全國地熱能開發利用信息統計和監測體系基本完善,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到203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5年翻一番。

地熱能是一種儲量豐富、分布較廣、穩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大力開發利用地熱能,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要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滿足農村供暖需求、助推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方式。

國家能源局指出,近年來,我國地熱能供暖面積迅速增長,地熱能供暖取得顯著成績,但在管理體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地熱能更大規模和更高質量開發利用。為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持續高質量發展,使其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國家能源局提出了5項重點開展的任務,同時提出規范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

重點任務

國家能源局提出的5項重點任務包括:首先,深化地熱資源勘查工作。地熱資源勘查是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基礎。有關省(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組織開展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對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行性、適宜性、開發利用總量和開發強度進行總體評價,以地熱田為單元確定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規模。跨省級行政區域的大型地熱田調查評價由國家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設置礦業權,引入企業開展后續勘查和開發利用工作。

其次,全面推進淺層地熱能利用。在京津冀晉魯豫以及長江流域地區,結合供暖(制冷)需求因地制宜推進淺層地熱能利用,建設淺層地熱能集群化利用示范區;在重視傳統城市區域淺層地熱能利用的同時,以高質量滿足不斷增長的南方地區供暖需求,大力推進云貴高寒地區地熱能利用;根據各地區資源稟賦,對地表水資源豐富的長江中下游區域,積極發展地表水源熱泵供暖供冷;對集中程度不高的供暖需求,在滿足土壤熱平衡情況下,積極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供暖供冷;對水文、地質條件適宜地區,在確保100%回灌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廣地下水源熱泵供暖供冷。

第三,大力推進中深層地熱能供暖。根據資源情況和市場需求,在京津冀、山西、山東、陜西、河南、青海等區域大力推進中深層地熱能供暖。鼓勵各地在進行資源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和經濟性測算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取熱不耗水、完全同層回灌”或“密封式、井下換熱”技術,最大程度減少對地下土壤、巖層和水體的干擾。鼓勵開展中深層地熱能集中利用示范工作,示范不同地熱資源品位的供暖利用模式和應用范圍,探索有利于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新型管理技術和市場運營模式。宜采取地熱區塊整體開發的方式推進地熱能供暖,調動企業保護資源、可持續開發的積極性,鼓勵推廣“地熱能+”多能互補的供暖形式。

第四,建設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鼓勵開展地熱能與旅游業、種養殖業及工業等產業的綜合利用。總結各地區可復制、效果好的地熱能開發實踐經驗,及時推廣典型案例。創新管理方式,先行先試開展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以點帶面快速帶動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規模化發展,推動地熱能成為清潔取暖的重要力量。

第五,穩妥推進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抓緊攻關地熱能發電關鍵技術和成套裝備,為今后地熱能發電的規模化發展奠定技術儲備。適時出臺電價或相關支持政策,在西藏、川西、滇西等高溫地熱資源豐富地區組織建設中高溫地熱能發電工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中低溫和干熱巖地熱能發電工程。支持地熱能發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一體化發展。

規范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

規范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也是《征求意見稿》中的重要內容。國家能源局指出,一是要規范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備案或登記管理。項目當地能源主管部門負責對本地區規模化(裝機容量1000千瓦或供暖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供暖(制冷)和發電項目實施備案管理,規模以下地熱供暖(制冷)項目需向當地能源主管部門登記。已投產運行的項目可直接到當地能源主管部門登記。

二是簡化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前期手續。鼓勵按照規模化的原則開發中深層地熱資源,按一定規模區域或地熱田設置礦權區塊。有關主管部門加強協調聯動,通過數據共享、共同論證等方式,堅持水熱匹配確定合理取水量。滿足地下水保護與管理政策要求、涉及取水的,應開展水資源論證,向具有管轄權的水行政部門申領取水許可證。鼓勵地方優化地熱礦業權和取水許可的辦理流程、精簡審批要件。

三是加強對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的監督檢查。按照控制地熱流體總消耗量、控制最大采水量、保障最小回灌量的原則,堅持“以灌定采、采灌均衡、水熱均衡”。建立對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的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和后評估制度,組織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按時上報項目的建設運行情況,對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對土壤、地下水等的影響進行持續監測,對地熱能供暖項目的安全穩定運行、供熱保障情況進行監督管理,保障地熱能的清潔開發和永續利用。建立企業回灌信用檔案,對失信企業重點監督并限制新的地熱能開發行為。

四是加強對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的信息化管理。能源主管部門組織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建設地熱能信息管理平臺。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地區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業主在地熱能信息管理平臺中錄入項目備案/登記信息,并在供暖期內按月更新項目的運行狀況,并定期將地熱開發利用數據上報統計部門。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結合地熱資源勘查工作建立地熱資源動態監測體系,開展地下熱水溫度、流量等動態物理信息的綜合監測。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