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實現首季“開門紅” 經營效益再創新高
4月16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央企業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恢復性增長態勢,生產運行平穩有序,經營效益再創新高,呈現出穩中上升、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實現首季“開門紅”。
多數行業效益明顯提高
據統計,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4152.9億元,同比增長2.2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31.1%,兩年平均增長14.5%。3月當月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1807.9億元。3月當月和一季度累計凈利潤均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中央企業一季度經濟運行取得良好成績,為實現全年生產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彭華崗在會上表示,一季度央企運行主要呈現“快”“好”“優”“足”四方面特點。
增速“快”,整體延續強勁復蘇態勢。一季度,69家央企凈利潤實現正增長,3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翻番。去年7月以來,央企月度凈利潤連續9個月保持同比兩位數的增長,月度營業收入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趨勢“好”,多數行業效益明顯提高。一季度,多數行業央企效益同比大幅增長,石油石化、冶金、機械、軍工、建筑等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倍;礦業、電力等企業超過60%。從實物指標來看,中央企業發售電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4.9%和14.3%。鋼材、商品煤、汽車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0.3%、23%和83.2%。
質量“優”,經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從運行效率看,一季度央企營業收入利潤率比2019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從經營質量看,“兩金”占流動資產比重降低1.1個百分點,帶息負債比例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從實業發展看,中央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總值兩年平均增速為7.6%。
后勁“足”,新動能發展勢頭更為強勁。一季度,央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地產)是4978.9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29.7%。通信企業加快5G網絡共建共享,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3.8億元,同比增長6.7%。石油石化企業聚焦提升管道輸送和資源勘探的開發能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4.9億元,同比增長13.4%。
談到“今年國企改革如何完成3年行動目標任務的70%以上”這一話題,彭華崗表示,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要求,國資委明確提出相關改革任務的完成標準;建立“月例會、季綜合、半年報、年總結”工作推進機制,以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程跟蹤推進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同時,推動工作更加突出重點,明確提出今年要突出抓好18項重點改革任務。
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力度
去年底出臺的《關于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布局力度。“在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央企業要積極作為,爭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的‘鏈長’。”彭華崗介紹,近年來央企已經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力度。去年全年,央企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1.6%,占全部投資比重22.1%,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完成相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過3500億元。
二是積極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創新能力和產業化等建設項目。組織國有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情況調查,推動在材料、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新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入推進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合作,推動包括5G等領域協同發展。
三是積極穩妥深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全年,央企通過轉讓部分股權、增資擴股等方式,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合作接近400項,帶動社會資本超過500億元,通過資本合作進一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科技合作。
彭華崗透露,“十四五”期間,國資委將引導企業進一步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聚焦有基礎、有特色、有優勢的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積極參與“兩新一重”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具體方向包括:加快傳統產業和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完善覆蓋陸海空天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構建多層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實施節能降耗減排技術改造,以及積極發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何 珺)
- 01-25中央企業總體生產經營持..
- 02-16承擔央企使命 為防控疫..
- 07-30上半年央企凈利潤增長8...
- 07-25中央企業上半年業績大幅..
- 05-22央企深入參建“一帶一路..